《1927—1952年中国金融与财政问题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字数:39.2万
作者贺水金,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的起讫时间是1927—1952年。1927年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年,1952年是自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一直困扰中国长达15年之久的通货膨胀问题得到彻底治理的年份。
本书以时间为经,以1927—1952年中国发生的重大金融事件为纬,对货币制度、货币改革、国家垄断金融体系的建立、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通货膨胀与治理,通货膨胀条件下金融业运行等中国近现代宏观金融领域的诸方面进行了宽视野、多角度地分析和研究,并对与金融息息相关的南京政府财政收支结构、特点、弥补赤字方式,战时、战后财政与通货膨胀关系等也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以期能对本时段中国财政状况与金融嬗变有一个整体地把握和较宏观地认识。
本书紧紧抓住1927—1952年中国金融领域存在的“乱”、“治”关系,以此为主线,全面剖析了两个互为起讫点的“由乱至治”的过程。第一个“由乱至治”,是指银本位制时代中国紊乱的货币制度和货币体系,经过废两改元、法币政策两次货币改革,整顿了紊乱的币制,确立了货币本位,统一了铸币权和发行权,货币形态也与世界接轨,成为高度符号化的纸币,顺应了国际金融体制由贵金属本位制转向不兑现纸币制的大趋势。法币政策是近代中国货币体系由“乱”而“治”的终点。但又成为第二个层面“乱”的始点。第二个“由乱至治”,是指中国通货膨胀发生、发展直至演绎为经典恶性通货膨胀,最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功治理的过程。建国初期,解放全中国及百废待兴,导致人民币财政性发行和生产性发行双向推进,通货膨胀严重,物价波动剧烈。政府采取临时应急与长效治理相结合,经济手段、行政干预双管渠下,金融、财政政策同时跟进,标本兼治的方略,全力平抑物价,至1952年根治了持续达15年之久的通货膨胀顽症,为人民生活安定和国民经济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国物价自此保持了30余年的稳定,成为凸显于战后通胀年代保持价格稳定的少数几个“绿洲”之一。中国货币金融由此实现了近现代历史上第二次“由乱至治”。
全书共分五编十四章。每编一个专题,即“南京政府财政金融走向合一”、“货币改革”、“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与中国经济”、“踏上通货膨胀不归路”及“从无序到有序”等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