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组织·结构·制度”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作者:乔兆红发布时间:2006-08-31浏览次数:1586

为庆祝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成立50周年,经济史研究室于2006年8月27日至28日在上海市成功举办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组织·结构·制度”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由张忠民老师规划决策,李一翔、乔兆红具体执行,陆兴隆、樊卫国、贺水金、朱婷等老师齐心合力,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经济所沈秋生、吴斌、徐琳等老师为会议的举办付出了辛勤劳动。

历经半年的筹备,研讨会于8月27日上午9时在社科院举行开幕典礼,张忠民老师主持了典礼仪式。上海社科院顾问张仲礼、常务副院长兼经济所所长左学金、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虞和平、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张利民、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刘兰兮等老师分别致辞,追述了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成立的历史渊源和50年发展的辉煌历程,论证了上海社科院经济史学科在中国经济史学科的独特地位和深远影响,指出中国经济史学科人才辈出、源源流长,与上海社科院经济史学科前辈学者的奠基作用分不开。

这次研讨会分四大选题:1、近代企业发展与企业制度;2、近代工商业团体的产生与发展;3、近代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发展;4、近代金融业与金融制度的演进。围绕选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经济史学者提交论文40多篇,与会学者50多人。这次论文质量高,切中主题。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重镇,来自这四地和全国其它各地的经济史学人济济一堂,就公司发展、企业制度、商会和同业公会的改造、金融业演进和近代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等重难点问题进行了切磋交流,特色鲜明。整个会场学术氛围浓厚,讨论热烈。经济所顾光青、周晓庄、杨宇立等老师莅临会场,就公司发展、企业制度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与会学者们进行了交流和探讨。这次研讨会促进了经济史学科发展,有利于学科建设。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史学科为上海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为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主任张忠民研究员。该学科历史悠久,关于经济史史料的整理收集享誉海内外,对资本主义企业、资产阶级的专题研究独树一帜。自1956年经济研究所成立以来,该学科先后编写出版了10多种企业史、行业史专著和史料集。197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复院以后,在张仲礼、丁日初、马伯煌等老一辈学者带领下,经济史学科成为国内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并承担了大量研究课题,成绩斐然。自2007年起,将正式在国内招收博士研究生。

该学科在研究队伍上辈辈交接,代代相传,20世纪50年代起在全国就享有公认的学术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与国内以及美、日、英、法、澳、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研究机构和学者保持学术交流。该学科长期以来得到院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十分注重学术梯队的传承,现任主任张忠民老师为经济史学科的建设呕心沥血,对未来该学科的发展前景有一整套宏伟规划,力图通过学科建设规划指导学科团队建设,努力形成一个互为支撑,互为资源,学科内学术资源能代际传承的学术团队,力争网络有志于经济史学研究的青年学者,使人才建设目标明确,具有计划性和方向性。

长期以来,上海社科院经济史前辈学者的治学品格、研究精神和方法,已成为中国经济史学人不朽的精神财富。前辈学者们脚踏实地、虚怀若谷的学者风范,正吸引着全国一大批青年学者融入到中国经济史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