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国际经济交流基金会和上海社科院企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上海企业论坛——企业创新之路”于2006年9月23日下午在上海社科院举行。论坛由上海国际经济交流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兼经济研究所所长左学金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国屏研究员、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符敦鉴、上海腾龙集团董事长虞立群、上海睿星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功能二部主任罗楹研究员,应邀先后在论坛发表演讲。在全国上下积极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探索企业自主创新之路的背景下,本次论坛旨在为科学家、企业家、社会科学研究者及相关人士提供一个探讨热点难点问题和互动交流的平台。
赵国屏院士从全球的视角,以“从中国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发展看国家创新体制建设”为题,分别就“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生命科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医疗和药物市场:社会需求与经济增长”、“中国发展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基本依据和基本特点”、“中国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主要研究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发展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思考”、“以史为鉴,抓住机遇,实现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等专题做了深入浅出的演讲。符敦鉴总工程师在题为“自主创新使我们产品领先世界同行”的演讲中,介绍了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公司如何用十四年时间,跨越了世界同行三四十年走过的道路,使中国产品进入世界53个国家和地区120多个港口码头,占据世界集装箱机械市场73.68%的份额,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发展情况和经验。“中国重点软件企业”上海腾龙集团虞立群董事长以一个海归企业家切身经验,介绍了“腾龙集团创新之路”,即以承接日本软件企业业务外包为基础,自主研究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并逐步扩大业务范围的发展道路。上海睿星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罗楹总经理在题为“探索开发原创药物的新商业模式”的演讲中,分析了中国医药企业在新药研发中所面临的公司治理、企业融资和法制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谈了该企业努力“建立基于自主研发的完整新药开发平台”,“研发针对中国医疗市场的‘重磅炸弹’级新药”的创新探索和实践。在论坛上,4位演讲者与论坛听众围绕创新这个主题开展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面对创新型国家战略,科学家的愿望是什么?
赵国屏院士在充分肯定了上海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建成了在浦西以生命科学为主并强调与医院联系、在浦东以生物技术为主并强调与制药企业相联系的覆盖科研创新、技术创新和转化研究(产业化)的创新链体系框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架构。现在我国各级政府重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海归科研人员的经费与10多年前相比也有了较大增长。但是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如创新能力不足(表现为投入不足、创新人才不足、创新的基础设施不足);各部门之间的研究计划协调不够,导致计划重复而效率不高;科技研究与产业的结合不紧,企业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等。近年来政府投入科研项目的钱多,但是投入重要科研基地的钱不足,今后需要简化和集中资助渠道,减少一流科学家花在项目申报、评审、鉴定及各类会议上的时间,使他们能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关键的科学研究工作。
作为国有控股的上海振华港机的创新动力源自何处?
14年来主持了多个集装箱起重机、散货起重机、浮式起重机的新技术开发,曾荣获上海侨界优秀知识分子称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上海振华港机总工程师符敦鉴,在谈到振华港机的创新动力源泉时说,企业生活在市场竞争的漩涡中,随时有灭顶之灾。依靠什么求生存,求发展?依靠什么战胜对手?除了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外,重要的拳头只能是不停的自主创新。“是激烈的市场竞争,逼着我们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得到生存。”符总工程师认为,有胆略、懂业务、会用人的企业家是很重要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有了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因此有条件从自身长远利益的视角独立思考其发展。振华提出了“世界上凡是有集装箱作业的港口,就应有中国生产的集装箱在作业”的发展目标和激励员工士气的口号。制定了公司自己的人才战略。在外部,依托上海市近260所科研院所和60所高校的巨大优势,与其合作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开发上的问题;在内部,为了鼓励创新,公司建立了重奖科技人员的制度,每年公司仅在奖励科技创新方面要支出近千万元。制定了重学历,不唯学历;退休不按年龄划线;招收一些中等学历人员组成技术梯队;要照顾知识分子的特殊文化要求和心理状态;把企业办成一所大学校,既要出产品,也要出人才等5项措施,抓住机遇自强不息敢与强者争锋。他们用十四年的时间,跨越了世界同行三四十年走过的道路。振华用自己的业绩显示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和创新精神,改变了过去世界集装箱起重机主要依赖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产品的局面,在国际招标中屡屡战胜世界重机行业中日本三菱、三井、石川岛、德国克鲁伯、诺尔、韩国三星、现代等重量级对手。
目前企业创新面对的难关有哪些?
有着同样出国留学、曾在国外企业工作经历,现又都担任创新型企业老总的虞立群董事长和罗楹总经理坦言,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企业创新环境确实存在差距。曾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及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功臣等荣誉,并是国家“863”计划多个课题的负责人罗楹总经理特别列举了目前企业创新所面对的难关,它们包括:1,短期机会投资影响了对长期创新的投入;2,中庸之道的社会文化影响了企业家、科学家的拼搏精神;3,缺少高水平、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群体;4,管理者利益与创新脱节;5,国内市场规模不能回报长期大规模投入;6,药品流通领域的腐败消减了医药创新应该获得的回报;7,跨国公司、出国等与公司竞争创新人才;8,缺乏商业领域的合作 (产学研、国内外、公司间、部门间);9,需要政府更有效的支持,如关税、基金等;10,缺少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的理想主义者。
演讲专家的报告引起与会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技术创新型企业工作者和社会相关人士的兴趣。上海社科院多位研究员、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上海市国际服务贸易行业协会及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的相关专家与演讲专家就一些问题进一步进行了交流探讨。
2006-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