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6日,贺水金在经济所作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学术报告《中、德两国恶性通货膨胀之比较》。
报告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所经历的恶性通货膨胀与1945—1949年中国所爆发的恶性通货膨胀,是人类有史以来两例最经典的恶性通货膨胀。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恶性通货膨胀,早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有各国经济学家对此展开研究,包括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唐.帕尔伯格等,出版了大量研究成果。相比而言,对于1945—1949年中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并没有引起国际经济学界的广泛重视,只有个别经济学家提到。国内虽然历史教材、价格史、财政史等方面的著作有所涉及,但并不深入,最有价值的研究当推曾任中央银行总裁的张公权的《中国通货膨胀史》(1937—1949)。几年前贺水金曾对这一问题进行过较系统、深入地研究,发表过“论国民党政府时期恶性通货膨胀的特征与原因”及“恶性通货膨胀下的上海金融”等论文。但是,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尚未有学者将这两次典型的恶性通货膨胀进行比较研究。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会发生经典性的恶性通货膨胀?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相异之处?
报告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一)选题理由与文献回顾;(二)两国恶性通货膨胀的共同特性;(三)两国恶性通货膨胀的差异性;(四)两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五)余论。
主要观点是:虽然两国恶性通货膨胀具有诸多共同特性,但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两国货币发行量与物价涨幅有别和通货膨胀恶性程度不同两方面,通过对纸币发行量、物价上涨幅度、汇价贬值程度等几方面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恶性通货膨胀较德国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报告结束后,围绕着中、德两国在战争期间如何筹集战争经费?各自的货币发行机制有何不同?两国战前、战时和战后的经济、国际物资供给状况怎样?治理通货膨胀的根本举措是什么?货币是不是“中性”?等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贺水金分别从货币学、金融学理论和扎实的经济史专业研究角度一一作了祥尽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