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口岸市场对内地市场的辐射和制导”简介

作者:李满诚整理发布时间:2006-11-03浏览次数:547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樊卫国研究员发表的“近代上海口岸市场对内地市场的辐射和制导”(《学术月刊》2004/12)一文,于20069月获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

一、成果内容提要——作者认为,清末明初上海内外贸易一体化市场体系大致成型,形成了覆盖大半个中国的市场网络。由于口岸化市场体系中心城市与广大内地城乡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一方面上海中心市场的辐射刺激内地城乡的商品化,另一方面对内地市场产生了深刻的制导作用。一个中心需要众多的边缘或外围构成相应的对称关系,从而形成一定的市场流动运行的共同体。但同样空间的中心和边缘所拥有的经济“质”“量”是完全不同的,它们又是极不对称的。上海口岸对其辐射市场的制导作用主要表现为:(1)工业品供应的支配和垄断。(2)对内地土货供应、流通的支配和控制。(3)金融方面的制约。(4)工农业产品的市场价格制导。(5)企业总部对分支机构的组织制导。上海口岸与内地农村是上海国内市场网络的两极,它们的发育、发展具有不同的整合关系。上海口岸市场发展演化受制于内在的经济运动及其关系,其动力主要在于现代外贸和工业发展而逐步实现的有形产品供给的社会化和产业化,市场发展具有扩张性、自发性、能动性的特点。农村市场的发展变迁,主要动力来自外部环境和外来经济关系的整合,是一种被动式的互动发展。中国传统农村市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能适应不同的外力作用,但在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因缺乏内在的能动力而难以摆脱口岸市场中枢的制导关系。

作者指出,上海等城市现代经济兴起是外贸开放、市场扩展背景下实现的。口岸特殊经济地位和市场环境一定程度地补偿了现代经济启动所要求的部分前提条件,而广大内地不具备这种市场集中化因素以激活、滋生市场经济;相反农村生产力停滞不前,生产剩余减少,农民购买力微弱的条件下,农村经济无法突破旧的结构。口岸经济悬置于农村经济之上,这种异质结构不可能真正形成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联动和市场一体化。在国内统一市场缺失的条件下,上海口岸市场体系的运作机制存在着利益“向心力”倾向,中心市场辐射蕴涵着不平等市场关系不仅没有化解中国经济的二元化结构,反而加深和固化了二元结构。口岸经济是中国现代经济兴起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不是中国的选择,而是世界市场运作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上海“半边缘——口岸”经济模式是世界经济“中心——边缘”二元结构在中国的延伸演化,其经济交往的不对称性和“资本积累的单向性”也同样存在于口岸辐射的经济关系中。近代上海口岸化市场辐射还存在着一定的阶段性和不对称性。

二、理论创新——论文阐述了近代上海市场与内地市场的差异及其制导作用,分析了存在于上海中心市场对内地城乡的制导作用:工业品供应的支配和垄断;金融方面的制约,上海银根的松紧直接影响及全国市面的兴衰;工农业产品的市场价格制导;企业总部对内地分支机构的组织制导。论文提出了近代口岸经济发展的利益“向心力”问题;认为在口岸“自由化”环境中,由于口岸经济组织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和不平等交换,技术进步的成果全部或部分地向上海经济中心转移,再由口岸部分地向国外转移。这是一个资本主义世界分工体系和“半边缘”体系的结构性问题。口岸的利益向心力倾向导致民国后二元结构的不断固化,东南口岸与中西部农村差距进一步拉大,内地农村始终处于现代化发展进程之外。论文还提出了近代上海中心市场对国内外辐射的不对称性和与内地经济交往中存在着聚集与扩散的不对称性。

三、社会价值与学术价值——论文研究了近代上海口岸市场对内地城乡市场的辐射和制导作用,认为上海中心市场在不断的聚集与扩散中维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但由于上海的市场辐射局限于商品流通和平面扩展,较少技术、资本、制度方面的扩散,导致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脱离内地城乡经济的浮根性显露出来;上海难以扩大资源配置的范围,制约了上海经济的综合竞争力。论文的研究及分析,对现今中国东西部经济关系及其互动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