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三名女学者参加“女性与和谐社会”研讨会

作者:jjyjs发布时间:2007-04-12浏览次数:603

    47日上午,上海市经济学会和上海师范大学联合召开的“女性、经济、和谐”研讨会,吸引了一批女学者就女性与和谐社会议题,从经济的视角展开热烈的讨论。经济所沈开艳、顾光青与周晓庄三位学者参与了这次讨论。

    顾光青研究员的发言主题是“挑战自我、共建共享”。她认为,虽然现实中农村女性很苦、职业女性很累、要平衡多重角色的女性很难,但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的过程女性一定不能缺席,否则社会无和谐可谈,女性也无平等可享。针对就业中因性别造成的行业与职业的隔离、以及转型阶段出现的两性新的就业分层,她认为,有碍于社会和谐的并不在于“性别隔离”本身,而在于定型和固化的两性分工和角色安排,会导致社会“矮化”女性,使低收入、低培养的“歧视性”被“性别隔离”所掩盖而呈现出“合理”的假象,有些女性也会因此而看低自己,自暴自弃。她认为,在劳动参与上,太过强调两性一致,会加重女性的心理压力和体力负担;太过强调差别和保护,很可能满足了眼前的性别需求而强化了传统的性别角色和分工,使女性继续处于从属地位,更多沉淀在低收入和缺乏保障的岗位。她提出,对女性的职业培训和指导需要打破传统性别分工的束缚,从眼前的社会性别利益转向战略性的性别利益,有意识地增加电脑、管理等新的内容,引导女性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让女性分享社会进步创造的新的分工成果。她认为,在岗位消失快于岗位创造的今天,要规避被选择而存在的许多不公平,实现女性比较充分的就业,需要倡导和鼓励积极创业。而女性特有的市场敏感、坚韧和亲和力是创业成功的优势所在。针对眼下社会上出现的依附男性、迷失自我的回潮现象,她认为制度完善任重道远,面对超重的人生负荷,女性自己能够把握的只有以挑战自我的姿态去争取和谐的生活。

    沈开艳研究员依据曾做过的女工程师状况调查,作了“上海女性工程技术人员经济地位提高思考”的发言。认为当今社会上存在的区域、城乡、收入、环境和人口等不和谐现象中都渗透着性别不平等与不平衡因素。工程技术领域的现状是男性为主导,女性地位偏低,发展前景不乐观。主要原因是个人兴趣与职业岗位存在差距、学历与技能的平均水平低于男性、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年龄技能和外语、社会环境社会观念及家庭的影响。并认为个人信息统计忽略男女性别分类,导致女性数据不够完整,也影响了社会对女性工程技术人员地位作用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提出要从制度层面减少和消除对女性工程师的歧视,以立法手段推进教育就业等领域的性别平等,建立分行业职业的更细化的性别统计数据,加强舆论宣传、树立女工程师良好的社会形象、激励更多女性取得成就。

周晓庄副研究员提交了“和谐经济体制构建中的女性责任”的书面发言提要。她认为,在我国构建和谐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体系的过程中,妇女是一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力量。随着女性地位、能力和作用的显著提高,在社会各界日益重视妇女权益的同时,更有必要强调女性在和谐经济体制构建中的责任。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女性需要强化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尤其是经济参与中的责任意识,强化在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责任以及强化在构建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关系中的责任。她认为,这些责任的履行,不仅是女性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参与,也包含着对女性自身自强、自重、自学的要求。

                          (有兴趣者可以在“学者视点”栏目阅读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