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传出重要信息: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将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是党中央在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后作出的一个清醒和明智的决策。
2007年中国经济继续沿着高增长的轨迹运行,但存在的隐患不容忽视,其中最突出的是通货膨胀问题。不过,有关部门和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判断却存在分歧。余永定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通货膨胀形势显著恶化、资产泡沫日趋严重的挑战。如果对物价和资产价格的上涨失去控制,中国的金融秩序将趋于紊乱,实际经济的发展也将受到影响。”高盛报告也认为,中国已经出现通货膨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一些政府部门在有关新闻发布会上却否认中国出现通货膨胀,断言超过百分之六的消费指数拉升与通货膨胀没有必然联系。还有学者说,目前的价格上涨是结构性的,而且并非坏事,因为农产品涨价对农民有利。现在看来,问题的焦点不在于中国是否存在通货膨胀,而是如何应对有可能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严峻局面。
中外历史上的通货膨胀(包括恶性通货膨胀)大都是财政收支不平衡引发的,因此,人们在习惯上往往把通货膨胀视为政府攫取财富的工具。而现代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则不同,它的引发因素很多,形成机制更为复杂。如美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的“滞胀”,是由于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在过多领域投入了资金。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的几次通货膨胀也有不同的起因,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一次起因是价格改革“闯关”,2003年的一次主要是由于粮食减产导致粮价猛然上涨。今年的通货膨胀更是国内外众多因素促成的,在国内,有明显的需求(政府投资)拉动,流动性过剩,国家为控制人民币过快升值而增加货币发行等,在国际,原油价格的飙升,农业生产的下滑,都助长了我国物价的整体上扬。正因如此,通货膨胀被有些人认为是难以避免的,有利有弊的,可以控制的。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曾经告诫人们:“通货膨胀是一种疾病,一种危险的有时是致命的疾病,如不及时制止,会摧毁整个社会。”在现实经济中,适度的、可控制的通货膨胀是一些国家为推动经济发展所采用的货币政策。然而,由于通货膨胀一旦发生,人为控制非常困难,加上国际经济一体化带来了许多新的不确定性,我国政府必须谨慎对待、尽量避免运用这种高风险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的负面作用是多重的:其一,它使居民存款缩水,是对储蓄者利益的巨大损害;其二、它严重扭曲市场价格的功能,价格上涨给投资者造成需求旺盛的假象,隐含着生产过剩的系统风险;其三、它引起消费者的预期紊乱,一方面,为了减少实际损失,应该加紧消费,另一方面,未来不确定,又不敢放开消费,最终形成盲目消费和内需疲软并存的现象;其四、它导致资产泡沫,不动产虚假增值,从而加大低收入人群的心理落差,增添了政府为缓解社会矛盾而承担的责任和成本,进而妨碍我国改革开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
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给出的信息表明,政府对通货膨胀问题已有高度警觉。接下去要做的事情是,怎样应对可能出现的明显通货膨胀。在具体措施上,切实增加市场急需的商品供应,有效实施市场的价格监管,对某些特殊商品和社会公益性服务给予政府补贴,都可以起到抑制物价普遍上涨的作用。但在更深的层次上,遏制通货膨胀需要与健全市场制度、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
本质上,通货膨胀问题是一个货币问题。通俗地说,通货膨胀最根本的原因是货币发行过多。发行货币的权力属于政府,怎样才能从源头上控制住货币超量发行,应该结合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转变职能的问题加以考虑。眼下,政府和市场的功能还没有完全得到清晰的界定,有些政府应该承担的社会职能被推向了市场,而市场能够有效解决的资源配置反而被置于政府的管制之下,这可能是引发通货膨胀的制度性原因。例如,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各级政府投资拉动的比例达到40%以上的高位,这需要国家花费大量的资金。再如,我国商品房价格的持续走高,究竟有多少是市场供求的真实反映,有多少是政府参与、官员牟利、特权垄断所推动的?又如,为了使人民币升值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国家采取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政策,然而这样一种汇率机制真的有利于我国的外贸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吗?实际上,人为减缓人民币的升值速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一定程度可以说,国家用颇为可观的货币增发,带来的却是具有套利本性的国际热钱大量涌入。与此有关联的还有如何对待世界能源紧张背景下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波动。不难设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货币增发的冲动和压力将显著减小。说到底,通货膨胀的治理取决于有效控制货币发行量。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没有出现过通货膨胀。但计划经济缺乏效率,无法持续。在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应对、遏制通货膨胀,确实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遏制通货膨胀需要智慧和知识,但解决问题先要正视问题,前面所说的政府部门表态或学者见解或许出于好意,客观上却有误导之嫌。如果是出于稳定民心的考虑,在信息较为畅通、公众心理承受能力和经济判断能力明显提高的今天,这也是不必要的。当前的通货膨胀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坚持开放,,坚持创新,坚持依照经济法则思考和处理问题,明显的通货膨胀是可以得到有效防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