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思考

作者:硕士生孙亮发布时间:2007-12-06浏览次数:1169

经济研究所2006级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孙亮获奖文章

                          

                     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思考

 

[动漫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如今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各方的关注和重视。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国内的动漫发展依然不尽人意,简单可概括为“虚火过旺”,“中气不足”。与国内主流观点一味强调动漫发展的商业化运作模式不同,笔者认为制约当前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根本症结在于定位误区,此外产业畸形、人才匮乏、盗版猖獗也是阻碍这一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要真正治愈中国动漫,首先应及时纠正消费群定位误区,通过动漫分级方式重塑动漫内涵,同时注重产业链上游产品开发,并在人才培养、政府支持、民间投资等方面提供外部保障,促进中国动漫产业的良性发展。]

 

一、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状况

(一)辉煌的历史——国人自豪

我国动漫发展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铁扇公主》的诞生,这也是当时亚洲最早的一部动画。其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先后制作完成了《大闹天宫》、《哪咤闹海》等经典作品并在国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尤其是1959年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代表的水墨动画,巧妙地将国画艺术融会于叙事之中,堪称极致珍品,为世人所瞩目。当然,同样不能遗忘在当时家喻户晓的“小人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画工优良、情节深动,比之现在市场流行的日本漫画,实可谓其鼻祖,过之而无不及。

(二)惨淡的现状——发人深思

近年伴随“动漫产业”的极度升温,沉寂已久的动漫市场也终于开始复苏,全行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问题在于,目前活跃于中国动漫市场的主角并非“嫡系部队”,无一例外都是“外援”。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观众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74.8%、美国动漫占14%,中国原创作品(包括港台地区)仅仅只有7.8%。而在有关十大最喜爱的动漫人物评选中,更是不见一位“中国出生”的痕迹。另一份关于市场份额的数据显示:80%的份额直接由日本占据,国内作品仅有不到10%的生存空间。长此以往,纵然有200亿尚未开发的市场,也只是在为别人做嫁妆,于我国动漫自身产业而言是毫无益处的。

二、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动漫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并不乐观,甚至有些“畸形”。举办动漫节、打造动漫城市或许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提高全社会对动漫产业的认知度、扩大影响力,但显然不是治愈中国动漫产业的良方。要从根本上找到中国动漫产业的振新之路,必须探寻制约产业发展的“症结”。

(一)消费群定位存在误区,导致“供需”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对动漫产业始终带有历史遗留性的偏见,即把动画片仅当作是教育青少年、儿童的媒介和工具。从而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消费群体只限于20岁以下的非成年人。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当今的动漫已经演变成一种寄托个人思想的文学表达方式。

以动漫产业最为发达的日本为例,其对动漫的消费群定位就是全民,由此产生的动漫作品自然在理念、内容、表达方式上更加成熟。被日本誉为民族经典的动漫科幻系列“机动战士高达”,通过对主人公坎坷经历、内心矛盾的细腻写实,蕴含着作者本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利益世界乃至人性的深度反思。

中国动漫则过多承担了“教育感化下一代”的历史重负,低龄化特征延续至今,表现为“有效供给”的实际不足和“潜在需求”的长期忽视。这种“供需”严重失衡状况恰恰从理论角度解释了当今中国动漫市场冰火“二重天”的特有景象:半是原创作品难觅出路,半是国外动漫大行其道。

1、供给方向严重错位。

近年来国内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可谓之小,一些大投入、大制作的原创动画大片也频频出现在电视、电影等各种媒体之上。然而,在一系列堪称规范化的运作模式之后,非但没有等来一两个深入人心的原创动漫形象,倒是在市场上看到了铺天盖地的相关衍生品(文具、玩具)。且不谈其相对拙劣的质量,仅就其市场接受度也是小得可怜。仔细深究,出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供给的数量不到位,而是输出方向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2、需求主体遭受遗忘

由于在传统思想观念束缚下,中国动漫始终走不出“低龄化”怪圈。时至今日,一些中年人(尤其是家长)依旧认为动漫仅仅是孩子的专利。而实际上,20岁以上的成人群体对动漫也有着广泛的需求。据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动漫人群的实际年龄从6岁至60岁不等,其中核心受众的年龄是10岁至35岁。如此算来,当前尚未被国内动漫产业发掘的这部分2035岁群体大约有近3亿人,占据了整个需求主体的60%

(二)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1、产业链严重扭曲

从国际经验看,一国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必然离不开其身后一条完整产业链的支持。同样以动漫产业发达的日本为例。其产业链就包括了“漫画连载——改编动画——制作衍生品——开发游戏”等一套完整的生产流程。

而我国动漫产业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是“漫画毫无目的”、“动画我行我素”、“玩具铺天盖地”……各环节相互脱离、分割,毫无完整性、连续性可言。尤其是上述衍生品的制作过程,一些急于求成的商家在其动画人物根本未被市场认可的情况下就大量推出玩具等衍生品,以期早日收回成本。但实际后果只会是整个投资行为的彻底失败和供给资源的重复浪费。

2、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

就目前而言,我国所谓从事“动漫制作”的公司或是个人多半还是充当着海外产品来料加工角色,即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这种廉价生产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初期动漫产业的发展积蓄资本、培养大批动漫人才,但从长远看,对其过度依赖只会导致本国原创实力的下降和未来动漫产业发展的整体停滞。具体表现为动漫产业“纺锤型”的结构特征:中期绘制加工业的急速膨胀和前后期创作、合成能力的严重匮乏。

(三)动漫人才匮乏,制约产业发展

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从内生角度提高我国动漫原创实力、促进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而我国,动漫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首先表现在整体数量不足。据中国电视家协会卡通艺术委员会统计,目前全国动漫专业的实际需求量为15万人,但当前真正从业者还不到1万人,且绝大多数还是“跨行兼职”。人才匮乏还表现在“质量上”,即原创性人才严重稀缺。虽然目前全国已有近200多家院校开设了动漫专业,每年有约300人的生产输出。但这些院校,大多仅仅停留在技术加工型人才的培养环节,在漫画原创、经营管理等综合性动漫人才的核心领域依然是一片空白。

(四)知识产权体系不健全,盗版泛滥

正如中国诸多产业面临的困境一样,“盗版泛滥”也是影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知识产权体系的整体“失位”和国民版权意识的淡薄,导致市场上“盗版泛滥”:漫画图书、动画光碟、卡通玩具、动漫文具等无不充斥着盗版品的身影。由此而来的绝不仅仅是大量黑色利润的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在于“盗版品”的猖獗,无形之中将“正版”直接驱除。即使中国原创动漫有“自力更生”的意愿,恐怕也会由于缺乏健全体制的保护而“腹背受敌”,最终难逃夭折的命运。

三、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建议

(一)纠正定位误区,采用动漫分级

要从根本上使我国动漫产业走出泥潭,笔者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及时纠正消费群定位误区,重新诠释“动漫内涵”。只有从思想上抛弃对动漫固有的历史性偏见,转变观念,客观地将其视作是和书籍、报刊等媒介同质的一种思想表现载体、一种市场化商品,才能真正还其“平等身份”,使原创动漫的发展成为可能。

我国动漫产业下一步可采取分级制,即针对市场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标准,分类管理。具体而言,首先可将我国的动漫消费群体按照年龄的不同分为四段:610岁、1118岁、1935岁、3560岁,然后针对这四个年龄段确定ABCD四种不同的动漫等级,差别主要体现在主题、内容和画面上。

3  建议改革的动漫分级管理制度

等级

年龄段

主题、立意

动漫作品

中国原创

A

610

教育(扬善嫉恶)

《黑猫警长》、《葫芦娃》

涉及

B

1118

励志(追求梦想)

《足球小将》、《明侦探柯南》

少涉及

C

1935

人生观(反思现实)

《机动战士高达》、《EVA

未涉及

D

3560

娱乐(放松身心)

《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

未涉及

 

分级模式不仅从制度上可妥善解决多年来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消费群定位缺陷问题,而且能充分兼顾我国国情,分类发展、突出重点,为原创动漫产业发展指明一条前进的道路。

(二)重视链条上游产品开发,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链优化的关键在于“链条上游产品”的开发。可在“动漫分级”的基础上,对市场充分调研,着力塑造一两个具有广泛接受度的动漫形象并通过漫画连载的方式将其再次置身于市场之中接受检验。唯有上游畅通,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下游改编动画、制作衍生品、开发游戏等环节的正常运转,使整个动漫产业的良性循环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从现在起就应着眼于内部结构的优化和未来产业的升级。这必然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动漫产业不能仅仅满足和过分依赖于O.E.M模式,而应把目光逐步转向高附加值的动漫制作流程,通过外包锻炼队伍、学习先进技术,为未来我国动漫产业的转型打下基础。

(三)加大动漫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原创力

我国从现在起就应充分重视动漫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从覆盖广度到核心质量,全面提高动漫人才的整体水平。1、积极鼓励并引导社会办学机构开设动漫专业培训过程,从基本面上扩充人才数量,有效弥补市场缺口。2、充分发挥各大高等院校优势,加大对专业人才,尤其是复合型动漫核心技术人才(漫画原创、动画制作、电脑合成)的培养力度,以“高、精、尖”为目标,倾力构建中国动漫的精英团队。3、广泛吸纳国际顶尖的动漫经营管理人才加入到原创动漫的后期推广过程中,学习先进经验,着力于本国动漫营销人才的培养。

(四)净化市场环境,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从国际经验看,一国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通常都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而这对于目前深陷于“内忧”(动漫市场盗版猖獗)“外患”(国外作品大行其道)双重困境中的中国动漫产业而言,无疑更为重要。因此我国政府一方面应尽快建立健全动漫知识产权体系,严厉打击“盗版”行为,净化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保护、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等多种手段支持起步时期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这方面,杭州市政府打造动漫产业“高地”的做法倒是值得关注:

(五)引入民间资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对于尚处在“初级阶段”的中国动漫产业而言,要真正实现其“跨越式”发展,仅仅凭借自身发展或是政策支持,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资金。就我国目前而言,较为可行的做法是政府引致投资、社会多元化控股,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我国动漫产业的制作、开发与经营中来。其实,就目前而言,民间资本类似广厦集团、中南集团涉足动画制作企业,万向集团进军游戏产业的经典案例还有很多。

 

(该文在20071124日的第二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上获经济学新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