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羊儿为什么不抬头——西部调研手记之二

作者:杨宇立发布时间:2007-12-28浏览次数:504

到内蒙古昭盟的一个旗调研,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任一群羊中没有一只羊在享受阳光,它们不停地吃草。目前中国的很多草原都对不起羊儿,草太少,沙化速度太快。缺雨水也导致枯草比青草多,所以羊儿即使在受人驱赶时也要尽量吃掉容易得手的一、二叶青草。为了草原,人要想办法,比如禁牧。其实,为了吃饱,羊自己也在长本事——羊鼻子比牛鼻子更重要:在一小撮枯多青少的草中,羊鼻子能够恰如其分地吹开枯草,然后一瞬间咬断一小截青草入肚。中国西部的生态环境已经相当脆弱了。

为什么山羊不能放养而只能圈养?我做了一个小“试验”,到一户牧民家里,我拔了些沙柳去喂圈养的羊,才知道绵羊的牙齿很厉害,一口就可以咬断沙柳,山羊咬不断,却擅长抬头,嘴唇很有力量,是拔的概念。所以山羊吃草会连根拔起,绵羊只不过咬断能吃到的草。另外,你给圈养的羊喂食,一定是体形大的头羊首先受惠,忽略等级制度的羊会受到与羊的名声不符的突然攻击。

沙草交界的地方养一头羊大体需10亩草场,养100头羊需要1000亩草场,而150头羊的规模才能达到一户牧民的收支平衡点。因此牧民的居住相当分散。目前在牧区有两种情况可以直接致贫:一是生病,二是不止两个孩子在上学。回想起西部某省负责人讲发展目标,声称到某年该省要赶着一百万只羊送到北京、上海市场,我想他当时太乐观了。为了中国西部的绿色,中国应加紧从外国进口牛羊肉。

国家的禁牧政策是明智和有效的。把荒沙分配到每户牧民手里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倒可能催生与美元颜色一样的绿色。牧民对付沙漠的办法之一是先种沙蒿。其貌不扬的沙蒿固沙本领极强,我费力地拔一根三寸高的沙蒿都拔不出来,可见其根深。沙蒿多了,点点植物就冒头了。10月份的沙梁上还能远眺到积存的雨水,夕阳下的沙漠景色很不错。可是人呆不了一会,寄生在沙蒿上一种体形像蚊子的飞虫(蒙语称“喜欢扑向人的虫子”)就会迅速向人靠拢,先包围头,后入鼻,再入耳,人就受不了了。又可见大漠里的飞虫也喜欢多样性。

让内蒙古牧区到处呈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一定是13亿中国人的福分,但“风吹沙跑不见草”也一定会导致“牛羊马儿无处找”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