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生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民生问题的视野并非仅局限于收入分配的范围,而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的成果。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只要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关注民生就会具有多方面的经济改革效应。不久前,上海市委常委会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党组关于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情况的汇报,会议要求:全面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进一步突出公共交通行业的公益性,完善行业公益性和运行市场化相结合的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市民出行成本。这一决策信息反映出政府在关注民生问题上加大了力度,也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国有经济改革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如何定位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责任和功能,还是一个存在岐见的问题。有人认为,搞市场经济,政府就要全面退出经济领域;也有人强调,由于市场失灵不可避免,政府干预就成为必要。根据国外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以上两种看法都显偏颇。应该说,与传统的计划经济相比,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并非无所作为,而是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的计划制定者和行政主导者,变为了规范制度的监管者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政府充当规范制度的监管者,是因为它具有公权力、公信力;而政府之所以能提供公共产品,有着经济学上的解释。所谓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不具有独占性和排斥性的公共财物或服务,如医疗、教育、环境保护、公共交通等。公共产品一般由国家提供,每个公民都有同等的享受权力。公共产品的成本源自政府的财政收入。公共产品的好坏既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公平的程度。在经济上,一个社会之所以需要公共产品,是因为这类产品投资很大,消费面很广,价格又不能很高,私人往往没有能力生产和管理,或者说由于公共产品是非赢利性的,社会的投资积极性不会很强,而财政收入在扣除了国家机器和政府运作的必要开支后,把很大的部分用于提供与民生有关的公共产品,最贴切地体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政府也在公共产品方面想方设法做得好些,但一方面,由于政府在生产、交换等环节陷得太深,管得过细,投入到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维护方面的精力难免分散,另一方面,计划经济效率不高,政府能用于公共产品的财力有限。这就导致政府在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领域历史欠债很多。随着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经济发展,物质财富不断增加,民众需求日益提高,社会进步使政府由原先的指令型转变为服务型,不仅成为必要,而且成为可能。在这个意义上,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既是政府关注民生的切实举措,也预示着政府转变职能的未来方向。
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公共经济领域存在着一个通病,那就是效率不高。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投入到公共产品生产和运作的是国有资产。由于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所以国有企业所存在的激励不足、监管缺位、浪费严重、成本虚高、质量不佳等弊端,在公共经济领域同样难以避免。有鉴于此,有关部门提出在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时要深化行业改革,具体内容包括进一步加大线路经营权监督考核力度,完善线路退出机制;探索建立规范的成本费用评价制度和政策性亏损评估制度,统一公交企业成本规制;规范经营者职务消费,建立公交行业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学习韩国首都首尔公交运营模式及其他国内外公交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上海实际,完善公交市场格局。以上的改革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与国有企业具有共同点。
不难看出,公共交通虽然是一个公益性行业,但它同样面临着市场化改革的艰巨任务。在国外,消除公共产品效率低下现象的有效做法是实行私有化,但私有化能解决效率问题,却满足不了社会对公共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探索公益性行业市场化运作的发展道路,无疑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可以预见,基于现代的市场经济理念,勇于观念突破和制度创新,公交行业的深化改革会有切实的推进,从中获得的实践经验不仅能为其他公共产品行业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示范和借鉴,而且可能为公共经济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贡献。
现代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制约因素是环境和能源,怎样在日益严峻的资源条件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提供优质、低耗、环保的公共产品是一条可行的思路。在工业社会的初期,私人产品的产生和消费发挥着主要的推动作用。以交通为例,小汽车的家庭化曾促进了汽车工业及相关行业的联动发展,在那时,鼓励私人买车是拉动消费、增加需求的必要之举。而在今天,人们对现代化交通工具的需求有增无减,但通过私人产品满足这种需求则愈来愈困难,能源紧张,道路拥挤,污染严重,再要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城市大量增加小汽车,难以为继。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既定的空间,为了减少资源消耗,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公共产品对私人产品的替代性越来越大。
相对于私人消费者,公共产品在引导理性消费,减少资源消耗,从而提高公共福利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例如,优质便利的公交服务一旦推出,就将影响许多消费者的行为,至少,纯粹攀比性的购买小汽可望减少。在节能减排方面,在降低市民出行成本方面,在优化城市生活秩序方面,在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方面,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同样具有独特的“经济”性。
总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思考公共经济问题,关注民生和深化改革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显而易见的。这启示我们,应该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关注民生,谋划民生,改善民生。
[联系地址:上海市国福路30弄6号504室,邮编:200433,电话:021-65653565,E-mail:zxc@s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