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资稳健的美国政府养老基金,到四处套利的对冲基金,再到崭露头角的主权财富基金,全球金融市场风云变幻,有影响力的机构投资者轮番上场。长期以来,在世界主要资本市场上,养老基金是最大的投资者,影响力举足轻重,美国最大的养老基金加州雇员养老基金会主席曾夸口说:“养老基金就是资本市场。”到上一世纪的90年代中期,被视作金融市场大鳄的对冲基金在包括欧洲市场、东亚市场、俄罗斯市场和南美市场在内的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掀起层层波涛。而目前,一支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金融市场劲旅――主权财富基金,正成为全球金融市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主权财富基金及其兴起
“主权财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 ,SWF),是由于一些国家拥有的外汇储备盈余和财政盈余不断增加,为了追求更高的外汇投资收益,这些国家政府组建专门的外汇投资机构或者基金,运用外汇资金在国际市场进行投资,这类特殊基金被称为主权财富基金。主权财富基金既不同于传统的政府养老基金,也不同于那些简单持有储备资产以维护本币稳定的政府机构,而是一种全新的专业化、市场化的积极投资机构。
主权财富基金的来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外汇储备盈余,主要以亚洲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中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为代表;第二类是自然资源出口的外汇盈余,包括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外贸盈余,主要以中东、拉美地区国家为代表;第三类:依靠国际援助基金,以乌干达的贫困援助基金为代表。相对而言,第三类的情况较少,基金规模也小,所以,关注主权财富基金主要是看前两类。
最早的主权财富基金出现在1956年。当时,位于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吉尔伯特群岛的英国执政当局,每出口一批磷酸盐(鸟粪),就会征收一笔关税,随着鸟粪资源采掘枯竭,这笔预留资金也成为当地的“救命钱”,即“基里巴斯收益平衡储备基金”。据估计,这笔主权财富基金到2006年的估值约在5亿美元。
如今全球已经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主权财富基金,其中绝大多数是石油输出国家以及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2007年9月,中国宣布成立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CIC),正式加入主权财富基金俱乐部。根据渣打银行最新公布的分析报告称,最大的7只全球财富基金(按照估计规模排序)分别来自阿布扎比投资局(6250亿美元)、挪威石油稳定基金(3500亿美元)、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2150亿美元)、科威特(2130亿美元)、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00亿美元)、俄罗斯石油稳定基金(1330亿美元)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1080亿美元)。
据业界估计,目前这些主权财富基金可支配的资金规模约为2.5万亿美元,这一资产规模相当于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外汇储备的一半,已经超过全球对冲基金所管理的1.5-2万亿美元的资产规模(对冲基金当中部分资金还是主权财富基金的)。与之相比较的数据,全球常规的基金(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和共同基金)的资产规模约为55万亿美元。按照目前的资产规模增长速度,到2015年,主权财富基金的规模将增至近12万亿美元。
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方向是包括股票和其他风险性资产在内的全球性多元化资产组合,甚至扩展到了外国房地产、私人股权投资、商品期货、对冲基金等非传统类投资类别。可以说,在国际资本市场频频出手的主权财富基金已经日渐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强大参与者。
主权财富基金发展趋势具有三个特点: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数量快速增长,资产规模急剧膨胀,市场影响力也不断增加;主权财富基金规模庞大,投资领域广泛,不少主权财富基金已和政府养老基金或者央行储备资产管理机构规模不相上下;主权财富基金普遍采取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手段和多元化投资经营策略,谋求长远投资,获得较高收益。
主权财富基金的功效
从总体上看,主权财富基金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实现其主权财富资产的保值增值,但具体管理目标视各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主权财富基金具体所发挥的功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功效1:跨期平滑国家收入,以减少国家意外收入波动对经济和财政预算的影响 。经济严重依赖于自然资源出口换取外汇盈余的国家,跨期平滑国家收入的动因尤其突出。为保障自然资源枯竭后政府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也为了避免短期自然资源产出波动导致经济大起大落,这些国家都先后设立主权财富基金,对主权财富基金进行多元化投资,延长资产投资期限,提高长期投资收益水平,旨在跨期平滑国家收入。
功效2:协助中央银行分流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冲销市场过剩的流动性。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以主权财富基金形式用于中长期投资的外汇资产不属于国家外汇储备。因此,一些国家为缓解外汇储备激增带来的升值压力,便通过设立主权财富基金分流外汇储备。例如,1998 年香港金融管理局为维持港元汇率稳定设立了主权财富基金。目前,中国设立CIC的一个重要目的也在于此。
功效3:支持国家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培育世界一流的企业,更好地体现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利益。这一方面是配置国家财富资产,另一方面也不排除要对全球战略性资产获得一定的控制权,以保障国民经济的安全和持续发展。
功效4:预防国家社会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平稳发展。正如个人预防性储蓄动机一样,许多亚洲国家都持有巨额外汇储备,以应对潜在社会经济危机和发展的不确定性。以科威特为例,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科威特之所以能够重新获得独立并重建家园,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科威特投资局(Kuwait Investment Authority,KIA)所积累并管理的主权财富基金。
全球的关注与担忧
在主权财富基金日趋活跃的同时,它们面临着特殊的市场风险与政治风险。其一,主权财富基金“树大招风”,很难在市场上维持匿名性与私密性。市场一旦获知某主权财富基金有意投资某资产或证券,该资产的价格就会上涨,从而增加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成本。其二,主权财富基金因其敏感的政府背景,往往会引起各方面的猜疑、阻力甚至公开的敌意。
外资试图收购处于一个国家商业最前沿的大型企业时,通常会引发强烈的保护主义情绪。如果收购者是一个外国政府的话,尤其是被收购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时,抵制情绪可能会更为强烈。因此,当掌握巨额企业并购资金、有政府支持的外国投资者进入美国和欧洲时,政治人士和企业感到不安也就毫不令人意外了。
近年来,一些国家主权财富基金频繁以大手笔、高价竞购之态势引来国际关注与诸多争议。最新的一笔交易是2007年11月27日阿联酋主权基金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Abu Dhabi Investment Authority ,ADIA)投资75亿美元购入花旗集团4.9%的股权,一时又将“石油美元”推到聚光灯下。
在美国,阿联酋控股的迪拜港口世界公司(Dubai Ports World)被迫将2006年从英国铁行港口公司(P&O)手中收购的5个港口终端出售。由于美国国会反对阿拉伯国家收购这些港口设施,因此该公司在收购完成后决定将这部分资产出售给一家美国公司。2005年,在美国国会的反对下,中国国有石油公司中海油(CNOOC)被迫撤回了以185亿美元收购美国能源集团尤尼科(Unocal)的出价。美国国内竞标者雪佛龙(Chevron)最终赢得了尤尼科,它的支持者将中海油描绘成中国政府战略能源利益的前哨。日前,美国总统布什签署立法,加强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查力度。
在德国,抵触情绪同样强烈。德国政府表示,主权财富基金往往受到“政治和其他动机”的驱使,而不是简单的投资回报。德国正在考虑通过立法,提高主权财富基金收购德国公司的门槛。法国也正在起草一份报告,旨在保护其本土一些涉及国家战略利益的领域不受主权财富基金的影响。
主权财富基金在七大工业国(G7)财长们最近举行的会议上成为焦点话题,会议期间他们还举办了一次餐会,邀请有主权财富基金的国家派代表参加。会后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等G7成员国发表联合公报称,虽然他们这些国家的经济会因为对主权财富基金打开投资大门而受益,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应该对这些基金的结构、透明度和责任感进行评估。
卡塔尔表示,他们虽然最终会签署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对主权财富基金进行监管的相关协议和框架,但是,他们也认为,美欧社会总是以怀疑的眼光来揣度主权财富基金的所有权、管理、透明度、投资目的以及是否会控制他国经济等问题。实际上,从资产规模角度看,大部分主权财富基金尚不及欧美市场上一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资产规模,远未达到威胁他国经济的程度。
出于应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怀疑、担忧和抵制的考虑,也出于看好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盈利潜力,一些主权财富基金的目光开始转向新兴市场。2007年11月6日,上海迎来挪威央行及其投资管理部门(NBIM)开业;11月8日,阿联酋主权财富基金ADIA的子公司Istithmar也在上海启用了其亚洲投资总部。
中国的策略
中国拔出2000亿美元的资金设立相应投资机构,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是一项明智的决策,具有多重的策略效应。
第一,中国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到2007年9月底,达到14336亿美元。如何实现巨额的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是摆在相关管理机构面前的一大难题。目前,中国大量的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国债,而美国2年期国债的票面利率为3.6%,同时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2007年全年预计人民币升值约6%,这使得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明显贬值。换句话说,中国把几千亿美元的资金白白送给美国政府使用,还要倒贴即承受贬值。因此,如何用好这一大笔外汇就成为一个大问题。
第二,以目前中国的外汇管理政策,对大量涌入的外汇,外汇管理部门都要收购,即以人民币买入外汇,这就导致大量新发行人民币进入经济体系,这些流动性推动资产价格、商品价格上涨,严重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的实施和实体经济体系的运行。如果有一部分外汇直接投向国外市场,即实现外汇储备的分流,就可以减小这方面的冲击。
第三,在资源环境条件的约束下,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各国都在想方设法控制全球资源。近些年,可以说,全球的资金都在追逐能源、原材料以及一些战略性基础设施。同时这些资源也都成为优质资产,具有较高的投资收益。所以,从提高国家财富的投资收益考虑,从参与控制战略性资源考虑,中国设立类似投资机构,投资于这些战略性资源,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资源并不富裕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简介:
韩汉君,男,1964年生。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