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所2007级博士生常亚青于12月2日(周二)上午9:30在经济所做了题为《中国工业实证研究——基于DEA模型的分析》的论文报告。该文在今年10月市经济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上荣获三等奖。
论文从实证角度总结了中国工业的发展进程,对工业产值构成,各种经济类型产值及比重,国有、公私合营及私营投入产出的长期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近年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进行了对比,依次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各行业、各地区的相对效率进行了比较,以全面反映中国工业的发展进程和现状。研究发现:1963-1999年间国有工业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其他类型的工业在1985年后增长迅速;重工业的发展在2000年以后快于轻工业;2006年国有、私营、三资这三种所有制的全部从业人数相差不大,但行业和地区差异明显;1998-2006年均能达到相对效率有效状态的行业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005-2006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均能达到相对效率有效状态的是上海、江苏等12个地区。该文最后对提高工业效率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报告会的互动时刻,与会者针对该文的方法和结论进行了热烈讨论,一些老师提出了有创见、有意义的建议,帮助报告人发现研究的不足及改进思路,使报告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