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开艳研究员应邀赴日本参加地区创新集群国际研讨会

作者:经济所学秘室发布时间:2009-01-12浏览次数:569

应日本专修大学社会知性开发研究中心的邀请,沈开艳研究员于2009年1月9日-12日参加了在日本川崎市举行的“地区创新集群:来自日本、美国、中国、德国、芬兰的模式”国际研讨会。该研讨会的目的旨在通过对日本 (川崎)、美国(硅谷)、中国(上海张江) 、德国(鲁尔) 和芬兰(奥卢)五个代表性模式的讨论勾画下一步川崎市产业创新发展的模式,研讨会的主题则聚焦于各创新区的特征及其相关的区域集群政策。

沈开艳研究员在会上作为邀请方的五位主讲者之一,就“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创新集群模式特征及相关政策分析”作了演讲。演讲主要分三部分,一是介绍了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张江园区的基本情况和现状作了描述;二是对张江园区创新集聚模式的五个主要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三是分析介绍了推动张江园区创新集群的主要政策,包括金融政策、税收政策、人才政策、土地政策等。

该演讲认为,张江模式在起步之时,主要以土地要素的投入为主,并制定了园区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此后,产业集聚效应初显,资本驱动型模式推动张江成为国内一流的高科技园区,产业结构升级。近年来,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创新集群正在朝着产业融合、研发合作推进,关联产业、创新产业链、产学研合作发挥更大作用。张江高科技园区创新集群主要是在政府推动下形成的。政府不仅制定了严格的、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同时在土地和资本投入、政策扶持、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了积极支持,使得园区的创新集群效应快速形成。张江园区的产业特色鲜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业是其支柱产业。企业从需求出发推动产学研联盟模式的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加强,迅速成为产学研一体化的中国著名高科技园区,并开始迈向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

研讨会开始之前,日本川崎市市长阿部孝夫先生接见了与会的邀请嘉宾,并与大家亲切交谈,他特别提到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到川崎市考察访问时对川崎市在环境改造和废弃物回收利用方面所取得成就的赞赏。此前,日本专修大学副校长荒木敏夫先生与沈开艳副所长还就社会知性开发研究中心和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双方之间将要开展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进行了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