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9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时事新观察》节目就2月初财政部印发的《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事特邀了我所沈开艳研究员对这一被称作中国版 “限薪令”的《管理办法》进行分析评论。
在20分钟的访谈中,节目主持人晓闻就社会上民众关心的一些问题请沈开艳作了讲解和评论。这次节目谈论的主要问题包括:此次《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是什么?金融企业负责任的薪酬由哪几部分组成?为什么这次“中国版的限薪令”没有像美国的限薪令那样受到各界欢迎?此次征求意见稿中,引起民众关注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金融企业负责人最高年薪为税前280万元人民币”是否太高?为什么这次依然有些同样薪酬数字耀眼的民生、深发展、中国平安等金融企业的高管年薪不在限薪之列? 280万元的上限是否可能引起相关企业的变相加薪?限薪令能否解决实质问题?为什么国家相关部门没有考虑到建立起对金融企业高管的责任追究机制,等等。对此,沈开艳在对“限薪令”作出解释后,一一谈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相关问题做了深入分析。具体内容请见本网站《学者视点》栏目的“引人关注的限薪令”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