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良性互动

作者:钟祥财发布时间:2009-03-19浏览次数:243

党的十七大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列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主要任务。中共上海市委也把加快社会建设列为重点调研课题之一。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相互联系,又各有重点。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目的。从经济学角度看,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效益来自于市场竞争,而社会建设体现的是进步和公平。虽然经济建设对社会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社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认识到这一点,不仅有利于我们科学制定国家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而且有助于我们理智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就其根源和本质特征而言,具有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的特点,就是严重的生产过剩和信用危机,不同的是这次生产过剩主要表现为金融衍生产品的供给过剩。而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困难,既有外部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有内在的周期性和体制性因素。也就是说,我国经济遇到的问题和国际金融危机有联系,但并不是一回事。因此,即使美国政府的强化干预具有政策效应,也不意味着我国的应对思路要如法炮制,全盘照搬。鉴于我国正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同时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特定国情,应该着力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良性互动。

具体地说,在抗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方面,首先要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以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实现了巨大的增长,但如何把投资拉动型和出口拉动型增长方式转变为内需拉动型增长,一直是一个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在世界经济出现动荡,西方各国消费萎缩的情况下,中国的出口势必受到影响,并且连带波及企业经营和工人就业。要走出这一困境,只有依据市场发出的信息,加快产业的结构调整,升级产品档次,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方式,在继续增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切实提高内需的拉动比重。而要做到这一点,光靠政府的投资是不够的,企业自身的改革,市场环境的改善,创新精神的培育,意义更大。归根结底,克服危机最终要靠经济规律的内在力量。

另一方面,要通过社会建设化解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风险。企业生命周期和劳动力流动是市场竞争的正常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代价。希望没有工厂倒闭,没有工人换岗,没有经营失败,没有分配差距,只是传统计划经济的幻觉,其结果必然窒息市场的活力。问题是,如何维护经济周期中各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怎样减少经济波动对社会秩序的冲击?我认为社会建设可以承担这一职能,其途径包括健全失业救济制度,完善社会协调机制等。社会建设的另一项积极功能是稳定市场预期,有力拉动内需。扩大内需是有必要条件的,即不仅要有充分的供给,而且要使消费者乐于掏钱购买。和西方各国不同,中国百姓具有储蓄偏好(其他东方民族也有这种情况),而这种储蓄偏好与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的历史传统有关。农业经济既是一种低效经济,又是缺乏社会联系的分散经济,所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就是人们抵御经济不确定性的有限手段。在目前宏观经济处于调整的情况下,政府拥有多种刺激消费的政策工具,如降低利息、增加工资、商品减价、发放免费消费券等,但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根本之策是切实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即着力搞好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产品的供给。

保增长,保稳定,调结构,促发展,这是党中央制定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正确方针,为此需要政府出台政策,支出资金,但应避免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混为一谈,更不能让二者互相抵消,而是要切实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这是保护市场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实现小康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