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蔡江南教授来我院经济所做学术报告

作者:张启新发布时间:2009-06-12浏览次数:290

蔡江南先生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公共经济系教授、系主任和博士导师,并兼任美国布兰戴斯大学社会政策和管理学院兼职教授、美国麻省卫生福利部卫生政策高级研究员、瑞士“老年经济研究组织”学术委员会委员。蔡教授1997年获美国布兰戴斯大学卫生政策博士。长期以来,蔡教授在美国的大学、咨询公司和政府部门主要从事卫生经济和卫生政策的学习、研究和咨询工作。在公共经济、劳动就业、卫生经济和政策领域,外发表了大量文章和研究报告。近年来,还参与了国家医改方案的讨论,在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发展和改革方面,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曾获得1990年孙冶方经济学论文奖、美国卫生研究学会2002年杰出文摘奖等。

2009年6月9日(星期二),蔡教授在经济所做了题为“从追求数量到追求价值---美国医疗支付领域内的一场静悄悄变革”的演讲。包括病人和医保机构向医疗机构或医生实施的医疗支付问题是医疗体制中的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问题,它涉及到由谁(病人或医保机构)、依据什么、向谁、如何支付等一系列问题。蔡教授在演讲中介绍了美国在医疗支付这一领域内的变化发生的背景,并围绕着“医疗保险的支付、医疗服务支付的基本方式、按事件支付、医疗供给体系的改革,以及医疗服务支付的改革实践”等内容,进行了扼要的概述。

长期以来,美国的所谓管理医疗组织(HMO)以其有效的管理模式(包括医疗支付的管理)而闻名。但是,蔡教授认为,目前在医疗支付领域内的这一场变化是“多重力量的作用”所引致。他指出:对管理医疗的反弹导致了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从而产生了控制医疗费用的迫切性;其次对医疗安全和质量问题的报告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从而推动了一场改善医疗质量的运动;再次,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医疗信息的公开和透明,使得及时提供医疗费用和质量的信息成为可能。凡此种种,构成了医疗支付领域内的这一场静悄悄变革的背景。

美国医疗支付领域的这场变革的主要方向,一言以蔽之,即为从“追求数量的医疗卫生”向“追求价值的医疗卫生”转变,所谓“追求价值的医疗卫生”主要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强化对“信息的衡量Information: Measurement”,构建“基础服务Infrastructure: Accountable delivery system”的体制,采取具有“激励作用的支付Incentive: Payment” 手段,简称“3I”。

此外,这场变革旨在实现“消费者主导的医疗卫生”,它包括消费者主导的医疗保险计划、基于价值的医疗保险设计、按绩效支付、医疗信息技术等内容。

在医疗支付的方式方面,由原来单纯的“按服务付费”,向“基于治疗事件的支付”、“总额支付”、并进而向“按绩效支付”、“医疗之家”等多种形式拓展。

就支付和医疗供给体系的改革而言,即如支付体系的改革是从按服务付费向根据疾病程度调整的按事件支付或全面性支付过渡一样,医疗供应体系也须从追求数量的医疗向追求价值的协调性医疗转变。就此改革之操作性、可行性而言,相关的改革实践早在20年前的密西根州就已有了尝试的案例,并获得了有效的结果和宝贵的经验。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院管理学教研室教授、博导、复旦大学医学技术评估研究中心主任陈洁和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经济所所长左学金对蔡教授的演讲进行了精彩的解说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