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4-16日,由云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云南)--印度合作论坛”在春城昆明召开。来自印度中国研究所、印度政策研究中心、印度亚洲研究所、尼赫鲁大学、曼尼普尔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印度学者,以及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社科院、四川大学、云南省社科院、云南大学、中国贸促会云南省分会、四川攀枝花光华集团、大理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中国学者,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30多位中外学者在会上交流了观点。沈开艳研究员应云南省社科院邀请出席了本届论坛,并就“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印信息产业发展与合作的空间和前景”作了专题报告。
自2008年以来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地受到了冲击和影响,其中出口导向型经济国家在此轮全球经济衰退中受影响最大。但作为“金砖四国”的两大成员国,中国和印度的挑战与机遇并存,而且,印度作为新兴大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和印度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诸多共性。近年来,随着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双边合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作,共同应对危机和后危机影响的空间更多。在此背景下,本届论坛的主题确定为“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印合作”。
沈开艳研究员作的“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印信息产业发展与合作的空间和前景”报告认为,信息产业作为全球重要的战略已越来越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中印作为两国复兴大国,在信息资源、基础设施、信息产业总量、信息技术竞争力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在硬件制造、基础设施、信息产业总量等方面强于印度,但在软件开发、人力资本培育、信息技术竞争力方面不如印度。报告从双方信息产业发展的经验、成就等方面入手,分析了两国在信息产业领域合作的空间和潜力,合作的思路和策略,认为双方需要共同合作,克服技术创新不足这一两国共同面临的困难;共同应对危机,减少因为对国际市场过于依赖而对两国软件业发展带来的风险隐患;软硬兼顾,克服信息产业发展中软硬件失衡对发展战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