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水金解读浦东人口数据、探讨外来人口问题

作者:jjyjs发布时间:2010-03-08浏览次数:86

201032上午,作为虎年新春经济研究所第一场学术报告会,贺水金研究员作了题为《流动与活力----对浦东新区人口数据的解读》的演讲。该文在2009年“庆祝浦东开发开放20周年”有奖学术征文中荣获一等奖。

贺水金的学术演讲分四个部分:一、浦东新区人口总量增长特征;二、浦东新区外来人口流动特点与空间分布;三、外来人口已成为浦东新区一支重要的建设力量;四、思考与对策。

贺水金认为现代化进程与移民潮相伴而行。没有1.4余亿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给中国制造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廉价的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将大打折扣,世界制造业基地也无从建立。近年来人口大规模流动与中国城市化加速推进,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给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给人口的主要流入地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和巨大的人口红利。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引领者和标杆,浦东新区的高速发展更与外来人口的聚集密不可分。以2034岁青年为主体的外来人口流入,不仅有效地减缓了浦东人口老龄化程度,还使新区充满了人口活力、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

该项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浦东新区人口总量以机械式增长为主。反映在户籍人口增长缓慢;2,成立新区至2006年底的16年中,浦东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呈负增长;常住人口则增长快速。

2)浦东新区外来人口流动特点是:流入趋势持续走高,20032006年出现两个高峰;外来女性流入速率高于男性,2004年后性别比收窄。外来人员主要分布在城郊结合部,尤以三林镇为最,生活成本压力是出现迁移趋势的重要原因。目前在原浦东新区23个街道/镇中已有10个出现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员倒挂现象,其中最高的张江镇外来人口已达户籍人口的三倍。

3)浦东新区外来人口结构特点:外来人员年龄结构以青年为主体,劳动力特征突出;文化程度呈两头奇低、中间特大的橄榄结构,初中占77.86%;引进人才中高学历聚集,本科以上占75.61%,受过大专以上高等教育的比例更高达92.29%;职业分布广泛性与集中性并存,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目前,浦东新区的外来人口占实有人口之比高达41.45%,大量年青劳动力的不断涌入,极大地延缓了新区老龄化趋势,较之全市浦东的人口结构更年轻。

贺水金研究员在这项研究中提出了三方面的思考与对策建议:1,提高外来劳动力素质,宜采取采取双管渠下策略;2,以产业政策为导向,积极发挥控制外来人口总量和劳动力素质调节阀的作用;3,实行更人性化的新区人口政策,将浦东打造成为中国的首善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