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研究认为我国居民消费率的下降是由省际消费率下降引致,而非省际间的贫富差距所致。论文通过实证方法解构分析省际消费率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发现,地区生产总值对省际消费率的影响呈现U型,目前仅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四地临近拐点,预期未来地区经济的发展会促进居民消费率的提升;并提出:劳动者报酬份额偏低并持续下降是消费率偏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作者认为,有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促进劳动者报酬份额提高是必要前提。
该文在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第六届青年学术论坛中获论文一等奖,全文已在《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第六期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