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预期已成为影响中国房价的重要因素

作者:钟祥财发布时间:2010-09-09浏览次数:45

导致国内高房价的原因很复杂,其中有一个因素虽偶尔有人提及,但还没有被清晰挑明,进而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是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现在对于高房价主要有两种分析思路和结论。一种认为高房价是人为哄抬上去的,如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国内外热钱的投机炒作,房地产商的联手推高,因而必须打压;另一种认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体制性特点决定了高房价,如我国经济正处在城市化过程中,对房产的需求刚性、旺盛;投资实体经济的激励不足,渠道不畅,流动性出路不多;等等,因此不能靠行政打压的办法控制房价。我认为,国内房价趋势性上涨是十多年来有目共睹的事实,某些利益集团对此的的操纵和影响固然不容否认,但作为国内主要的消费者群体,普通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和行为选择也许是一个更应该加以关注的问题。

从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通货膨胀是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常常伴随的现象。适度的、可控的通货膨胀虽然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例如,它是对储蓄者利益的巨大损害,它严重扭曲市场价格的功能,它将导致消费者、投资者预期不稳定等。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财富大幅度增长,人民富裕程度明显提高。但另一方面,由于货币增发,各种物价也有程度不同的上涨。于是,如何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确保财富价值的不缩水,成为当今中国百姓必须理性应对的问题。房产作为一种既有重要的使用价值(能明显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又具有不动产的各种特殊价值(土地稀缺、供给有限等),自然成为消费者在满足了基本吃穿需求以后的购买对象。事实也表明,消费者购买了房产以后,不仅实现了改善生活的目的,而且达到了财富保值增值的预期。从近期有些城市的房地产交易重新活跃的情况看,国家的货币政策信号与房产价格波动存在紧密的相关性。

如果这一解释能够成立,那么在研究房地产调控政策时就应该增加注意以下几点:1、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房价的原因之一,调控房价必须把货币政策的影响考虑进来;2、普通消费者购买房产以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投资保值的特点,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不同于恶意炒作和投机,不应成为房价调控的主要对象;3、客观上,上涨的房价对通货膨胀具有释放流动性的功能,如果房价盯住在一定水平,那么通货膨胀对其他物价的影响无法预料,宏观经济存在新的不确定风险;4、在我国经济发展还离不开适度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政府控制房价上涨的幅度应作适度放宽。

 

(作者为上海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联系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95028501室,邮编:200433E-mail: zhong_xc@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