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称,参与上海迪斯尼项目立项考察和可行性研究专家曾向媒体透露,迪斯尼项目酝酿已久,早在2000年,时任上海市市长的
但事实是否如此,美国是否真正让步了,中国是否真正得利了?无幸参与十年马拉松谈判的笔者不得而知。我们所能知道的是上海迪斯尼项目的最终合作结果,那就是:在中美合资的上海迪斯尼公司中,中方以土地、资金等形式投资占股57%,美方以迪斯尼品牌折股占有43%的股份,这一持股比例与香港迪斯尼模式相同。这一结果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在迪斯尼公司中,中方占大股,对公司拥有控制权;二是中方57%的股份是真金白银,美国43%的股份是无形资产。
有关上海迪斯尼乐园的投资规模、占地面积、规划内容等大致是这样的:迪斯尼乐园总投资预计250亿元人民币,首期规划开发面积为4平方公里,其中1平方公里为主题乐园区,首期开发5-6年。上海迪斯尼主题乐园是规划中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核心。而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总面积为20平方公里,以迪斯尼乐园为核心区,以宾馆和会议中心为拓展区,以大型购物、娱乐、餐饮设施为配套区,聚集了旅游会展、文化创意、商业零售、体育休闲等众多产业,意在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高地。它将与虹桥商务区、世博后续开发区等一起共同成为上海市“十二五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部署。
一、乐观:上海迪斯尼项目将对本地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
上海迪斯尼项目的建成将带动总计约上万亿元的GDP总值,同时提供上百万人的就业岗位。迪斯尼项目初期是以投资拉动为主,待建成之后则以消费拉动维持,这对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倡导的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宏观政策是相一致的,因此总的来讲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对上海率先实现产业升级与转型、对上海服务业加快发展进程而言,其战略意图也不容小觑。同时,对提振中国的旅游产业,促使中国旅游产业加速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
2007年东京迪斯尼乐园接待游客数为2542万人次,2008年巴黎迪斯尼乐园接待游客数为1530万人次。而2008年,仅上海旅行社接待的游客人数就达到了1400万人次。如果考虑到其他途径进入上海的游客,其数量将更加客观;另一方面,目前中国12岁以下孩子有2亿多,2亿多孩子加上陪同的成人,总数将突破5亿。因此,从客流量方面看,上海迪斯尼乐园的人气似乎不存在太大的问题。这样,上海的旅游、酒店、餐饮、观光、交通等产业将直接受益。政府部门研究报告显示,若以每年3000万游客计算,上海迪斯尼乐园全年门票销售近60亿元。而按照以往迪士尼产业链效应,1元门票拉动8元消费,也即单计算行食住、游购娱等基本消费,迪士尼每年带来的服务业产值将达480亿元,这一数字相当于2009年浦东新区GDP总额的15.2%,相当可观。480亿元的收入只是吃用住行等最直接的服务业,不包括周边土地和房地产、不包括动漫等文化衍生产品和工业增加值。
另据媒体报道,为了给迪斯尼项目预留土地,上海川沙地区4.12平方公里的土地被长期冻结控制已达12年。目前,借助“迪斯尼概念”,迪斯尼乐园周边的土地、商铺、楼市近期立即升温,地价和房价迅速上窜。在迪士尼项目签约之前,川沙一带的房价基本为每平方米13000元至15000元,而该地块的房价已达每平方米20000元。更不说尚有部分捂盘待涨、伺机而动的楼盘会进一步助推未来该地区的房价。因此,迪斯尼项目为周边房地产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明显的。
二、忧虑:上海迪斯尼项目发展前景和利润空间面临重重困难
但是,在乐观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全国多个主题公园中,目前盈利前景并不乐观。中国旅游研究院2009年的监测数据表明,中国的主题公园有30%亏损,45%持平,15%盈利。而上海旅游景区策划专家刘云平则表示,目前开发建成的主题公园只有2%盈利,3%维持运营,而95%则已倒闭。面对这样的状况,上海迪斯尼真的能够一枝独秀吗?2亿的中国儿童他们的家庭都能负担得起价格不菲的门票和其他相关如交通、餐饮、住宿等费用吗?相比中国本土主题公园的低消费,中国百姓真能大大方方地为人均600元的高消费埋单吗?也就是我们会有足够的客源来续演东京迪斯尼的神话吗?
按惯例,门票收入和酒店收入等是迪斯尼盈利的主要来源,但其他相关产业的收入也占了很大比重。东京迪士尼2007年吸引物及表演收入占44.2%,商品销售收入占32.20%,餐饮收入18%,酒店收入5.4%,其它0.2%。
按照迪斯尼公司的盈利模式,除了主题公园本身之外,还将以动画为中心,拓展影视娱乐、主题演绎、媒体网络、动漫展示及相关衍生消费品等,而后者将占据总利润的很大部分。但目前中方三家迪斯尼出资公司的赢利点并没有覆盖上述各领域。中美双方在主题乐园内容的合作方面并无障碍,而相关产业,如影视娱乐、媒体广告、网络宣传等方面就可能会遭遇文化审批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障碍与冲突。如果上海迪斯尼乐园的盈利主要来源于乐园本身的话,其盈利空间将非常狭小,无法实现利润乘数发展效应。
虽然,中外双方互利共赢是合作的前提和原则。但是,迪斯尼进驻上海,中国方面出了土地又出钱,才占得57%的股份,而美国迪斯尼公司仅靠派驻高层管理团队、提供品牌使用权就能占得43%的股权,美国迪斯尼公司基本上不承担市场风险和投资风险,中方将承担几乎全部的风险,我们是否也需拿天平为双方的盈利和风险、责任和收益掂掂分量呢?
另一方面,从2010年11月迪斯尼项目获批到2015年12月上海迪斯尼项目正式开园迎客,其间有整整5年的时间。5年间,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上海经济发展都将面临许多不测因素,未来也许并不会完全沿着我们事先设想好的轨迹行进,当初一些经过论证必定能盈利的项目,如今又怎样呢?上海曾经轰轰烈烈地搞过F1赛车场项目、投巨资建造大小洋山深水港项目、有世界上唯一一条正式投入商业营运的磁悬浮轨道项目,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全部成功了吗?全部盈利了吗?这个不太好说,也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还需要看到,世界各地的迪斯尼乐园其经济效益和利润状况及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喜忧参半、优差互现的。
三、竞争:上海迪士尼的建成必将与香港形成掎角之势
目前全球共有五个主题乐园,分别分布在美国的洛杉矶和奥兰多、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中国的香港这五个国际化大都市。如果上海迪斯尼乐园建成的话,它将是全球第六个、亚洲第三个、中国第二个主题乐园。它与美国、法国相距甚远,但与东京、香港相隔不远,这三家迪斯尼乐园之间,特别是上海与香港之间是否会形成竞争态势,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中国大陆游客去一次香港除了要申办“港澳通行证”等繁琐手续外,迪斯尼乐园外加海洋公园的自由行的价格至少三、四千元,而去一趟日本少说也要7000元以上,还要护照签证等一大堆手续,如此一比,来上海玩迪斯尼对于国内游客更实惠、更便利,这是不言而喻的。到过上海迪斯尼之后,大概很少有人还有胃口再专程去日本、香港玩迪斯尼了。而据统计,香港迪斯尼乐园落成后,赴港内地游客激增三成。即便如此,总面积1.26平方公里的香港迪斯尼2005年投入使用以来,一直账面亏损,经营惨淡。上海若建成主题公园,势必会对香港造成直接影响。不仅内地80%以上客流会被吸引至上海,甚至包括大量的亚洲(特别是东南亚、东北亚)旅游资源,完全有可能分流香港的旅游客源。所以,这也是上海迪斯尼项目必须考虑与权衡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文化:谁来捍卫我们的本土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唐老鸭”和“米老鼠”来了,它们带来了奔放率直、张扬开朗的美国文化,相对于中国内敛含蓄、中庸忍让的中国文化,其间将会碰撞出何等的火花、融合出怎样的果实呢?
迪斯尼的运营主要侧重在四大业务领域,分别是主题乐园和游乐场、影视内容制作、媒体网络平台,和其他相关消费产品。而与此相关联,将会涉及到房地产、影视娱乐、出版印刷、媒体网络、玩具生产、特许经营、广告、商业等相关行业。这些行业大多与文化息息相关。
一般来说,对旅游者而言,去一个城市旅游,是去看这个城市的文化特色,而不是去看其他的。比如,到西安我们要看的是两千年前的盛世中华;去意大利我们要看的是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罗马帝国威势。因此,打造具有本土特色文化的旅游产业相比复制是更具有活力的。深挖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有很多都可以代表“东方·中国”的主题来做迪斯尼类型的主题公园,但是日渐式微的本土文化在面对强大的西方文化“入侵”之时往往显得不堪一击。上海迪斯尼乐园栽种出来的是美国的玫瑰,还是中国的月季呢?
2005年,美国迪士尼集团代理执行主席唐•罗宾逊在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上曾提及与中国合作建造迪斯尼乐园的设想,并幽默地说迪士尼试图“让孙悟空与米老鼠共舞”。在这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眼里,中国的孙悟空就是美国的米老鼠。就在不久前中美迪斯尼项目签约之后,上海市领导也曾表示,上海迪斯尼乐园要有中国元素,但中国元素不是出现一个孙悟空。不是“孙悟空”那是什么?那个在中国亿万孩子心目中已经深深烙下印记扎下根的“孙悟空”,曾经担纲中国童话英雄的“中国文化人物”既然不屑被我们自己拿来弘扬宣传,我不知道我们又会创新出一个什么样的所谓有中国元素的卡通人物?但愿不会是那些可爱到让人们至今仍无法准确排序的“北京欢迎你”的五个“福娃”,和那长得并不比“八戒”好看多少的“海宝”出来“顶替”那个中国孩子心中的中国“唐老鸭”。那个700年前的孙悟空至今被中国孩子津津乐道,而我们煞费苦心创造出来的自认为饱含中国文化元素的各式各类吉祥物不知能高寿多少岁啊?但愿不是孙悟空、哪吒等在我们各人眼里看来实在太“土”了,不堪成为今日中国文化的象征。可是,不“土”的话,那哪叫“本土文化”啊?!
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是需要自信的,但愿,上海迪斯尼能让我们找回这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