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学术报告者是第五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论坛二等奖获得者,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副教授
我国政府对出租车行业实现严格的准入管制。但出租车行业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自然垄断行业。自然垄断的边界理论说明,城市道路是有自然垄断特性的,而出租车运营是可以竞争的。基于自然垄断特性而对出租车行业进行准入管制的理由是不充分的。在特许经营权收益绝大部分分配给了出租车公司情况下,政府管制使出租车公司获得垄断高价,并侵害到出租车司机与乘客的权益,显然其收益与贡献是极其不匹配的;出租车公司的高额利润导致非法营运增多,特许经营权所带来的收益分配存在着极大的不公平性。
管制缺陷的深层次原因是市场需求与准入管制的时滞性矛盾、出租车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及政府将新增道路上出租车的特许经营权完全无偿赋予了出租车公司。出租车运营所依赖的城市市内道路的提供者是政府,政府在投资建造了大量的市内道路时,也为出租车公司提供了不断增长的运营资产。政府承担了道路的提供,因而附着于道路的运营所带来的收益主要也应归其享有。这是符合成本与收益相一致的原则的。现阶段,管制目标应与城市交通管制协调一致,减少对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的干预,放松严格的数量管制并选择恰当的路径。在促进有效竞争的基础上实行管制的创新就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
第二位学术报告者是第五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一等奖获得者,来自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
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储蓄率也屡屡创出新高。根据GDP的支出法进行计算,2008年与2009年中国的储蓄率达到惊人的51.4%和52%,已经超过了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可谓世界之最。这不禁让人们思考中国超高储蓄率的原因何在?
为此,
消费不足、储蓄率过高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一直是中国经济的症结,而汪伟文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认为日益扭曲的收入分配格局可能正是其内在原因。因此要破解中国经济的困局,需要从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入手,加大对中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并建立和完善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这也是缓解当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要义。
与会者对两位青年学者的学术报告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并就论文主题与相关细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借鉴意义的观点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