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分中心邀请,我所副所长沈开艳研究员参加了于
主办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是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设立,委托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国家认证机构(NCB)。2009年,经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UNFCCC)执行理事会(EB)认可授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作为中国的从事清洁发展机制(CDM)审定核查的中国国家DOE(指定经营实体)。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上海坚持科学发展、加快推动“四个率先”注入了新的动力。上海作为开放度较高的特大型城市,在未来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如生态资源环境、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等不少瓶颈制约和冲突问题,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要求和期待也在不断上升。认证认可工作旨在服务上海市“十二五”期间“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助推上海经济转型发展,加快实现“四个率先”。
会上,沈开艳研究员作了题为“上海转型发展中所面临的低碳挑战”的演讲,认为在当前全球贸易结构重新调整、技术要素再度平衡和城市功能转型提升的时期,中国面临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调整结构失衡和实现“绿色”发展的紧迫性。而上海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挑战主要在于已有产业格局与低碳化趋势的不相适应,生态、能源、环境制约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不相适应,传统增长动力弱化和新增长动力尚未形成之间的矛盾。未来,上海转型的关键是要从对资源能源消耗的依赖转向低碳生态型发展,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等等产业化建设,也包括对全球经济与金融格局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的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碳排放权话语权的掌握等。
会上,来自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国家发改委、世界自然基金会、上海市认证协会、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们针对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碳排放量下降17%这一指标的完成对策,上海分解指标的完成计划,地方经济发展和低碳平衡,气候变化与人类、人口、社会经济平衡的关系,中国的第三方机构DOE应该为上海低碳发展所提供的贡献和服务,社科研究者的角度对社会、人口、环境、低碳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上海地方企业在节能减排低碳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