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芳研究员在《均值和方差双重变点的贝叶斯侦测》的报告中指出:自1980年代以来,金融时序的波动聚集(volatility clustering)特征受到广泛关注,学者们陆续发展出ARCH模型和GARCH模型预测未来波动率。这些模型对于期权交易者比较有用,因为期权价格与标的资产的波动率正相关。但在股票市场,不同的均值取值范围对应三种典型的市场状态:牛市的收益率均值大于零;熊市的收益率均值小于零;振荡市的收益率均值等于零。只有根据市场状态的变化,运用合适的投资。
策略才能取得最优投资收益,所以投资者更关心收益率的均值突变而非方差突变。本文应用贝叶斯方法研究了股价时序的均值和方差双重变点问题。基于后验概率比,我们提出一个类似ICSS算法的快速侦测算法。通过对上证指数时序的实证分析,我们总共发现5处方差突变。其中,3处是均值和方差双重变点,它们都对应中国股市的重大结构变化。
邓智团助理研究员在《创新驱动视角下的城市功能再设计与空间再组织》的报告中谈到:当前全球城市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在资本要素驱动之外形成一个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新发展模式。为此,在城市功能设计与空间配置上注入创新思维势在必行。本文基于创新经济的出现及其集聚的探讨,阐释了城市创新集聚空间——中央智力区——对城市功能设计与城市空间组织的互动影响。并选取中外城市案例,剖析通过中央智力区发育,改造城市整体发展模式的具体实践。
作为大波士顿和上海各自的中央智力区,坎布里奇和杨浦是产业、社会和空间上一系列创新举动的整合,是对再造城市创新型功能的有益实践与探索,揭示了创新城市建设过程中在产业构造、社会构造、文化生态、公共治理和空间规划上表现出的规律与特性,并通过这些在更一般意义上具有可复制的创新机制与空间安排的示范、推广,初步回答了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如何响应创新驱动时代来临的要求。
当前,随着创新经济、创意产业的发展,未来的城市创新空间还必将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拓展,以一种更趋综合性的面貌出现。因此,把握创新经济与城市创新空间的关系,营造充满活力、集聚多元创新元素的城市创新空间环境,让城市的产业与社会环境充满新的发展动力,这既是城市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国家创新战略的需要,也是城市规划者面对的挑战与责任。
两位学者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对参会者的提问,两位学者作了简单扼要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