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所与科研处联合召开“温州金融风波深度研讨会”

作者:李双金发布时间:2011-10-28浏览次数:114

1027下午,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学重点学科组织的学术活动之一,经济所与科研处在院115会议室联合召开了温州金融风波深度研讨会,就日前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的温州老板跑路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及其警示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由经济所副所长沈开艳主持,与会嘉宾包括原上海经济学会会长袁恩桢,温州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调研部主任顾铭德。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还包括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上海社科院科研处处长权衡、科研处副处长李安方、经济所金融室副主任黄复兴、企业室主任雷新军以及贺水金研究员等。

黄复兴首先介绍了此次温州金融风波的背景,强调此次事件对那些真正从事实业的企业影响并不大;银行的短存长贷、企业的短贷长投等现象集中暴露出我国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资源分配不公平等深层次矛盾,必须尽快放开民间金融机构,让大量的社会资金能够有序流动,并通过加强立法等手段打击金融领域资金套利等腐败现象。顾铭德认为深化温州金融体制改革有两个方向,一是大力发展各类民间金融机构,二是将温州的贸易立国、制造业立国的精神进一步延伸转化为投资立国;可以温州为试点,允许和鼓励个人在海外直接投资。雷新军认为温州的传统制造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许多地方政府鼓励产业升级都过于强调发展新兴产业,忽略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和改造,忽略了盲目发展新兴产业的风险。马津龙指出民间借贷在温州是长期普遍存在的,其风险也始终存在。尽管此次出现问题的企业多为个案,但是暴露出民间金融生态的脆弱性,除采取一些必要的应急措施外,根本的还是需要尽快让民间金融合法化、正规化。贺水金认为政府应通过疏、建、管三管齐下的方式来规范民间金融秩序,先内后外地开放金融领域;根据问题企业危机产生的不同原因进行不同形式的救助。周德文指出此次风波并非突发性事件,不能将问题都归咎于民间金融。事实上在银根紧缩情况下,温州民间金融的较大一部分并非来源于民间。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尽快通过立法等形式使民间金融合法化,消除资金的套利寻租空间。周德文认为此次风波实质上是温州产业空心化现象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政府应当高度警惕产业空心化现象,对其转型升级思路进行反思;由于此次事件中的企业大多成长性良好,产生问题的最主要原因也不在于企业,政府有责任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与会嘉宾、学者的交流讨论自由热烈,互动深入,会议共持续了三个半小时。原上海经济学会会长袁恩桢最后进行了总结性发言,认为此次研讨会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复归实体经济的主题意义重大,并对学者们提出的民间金融合法化等意见建议给予了积极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