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企业论坛: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企业使命”近日举行

作者:jjyjs发布时间:2011-11-23浏览次数:73

                    

20111111,“新智库论坛/上海企业论坛: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企业使命”在上海社科院分部多功能会议厅举行。论坛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上海市企业党委书记工作研究会联合主办;上海国际经济交流基金会支持;上海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企业研究中心承办论坛先后邀请蒯大申研究员  建研究员、邓伟志教授、左学金研究员等四位嘉宾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副书记王希俊和上海市企业党委书记工作研究会副会长王伟球主持了会议。

蒯大申研究员,这位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107月第二十二次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集体学习会上进行讲解,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上海文化发展蓝皮书》主编的知名专家,在会上做了“文化强国的制度基础”专题演讲。他谈到,自己在2010年7月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的时候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个概念,是要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吸引力、影响力强,文化发展创造活力强,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他的演讲围绕“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才能够成为文化强国?”和“如果我们要达到这样的文化强国,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体制来保障?”两个问题展开。进而以“一个具有坚定共同价值观和思想力量的国家,才可能成为一个文化强国;一个具有强大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的国家,才能成为文化强国;一个具有文化包容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国家,才可能成为文化强国”回答了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接着,他以“一个公开透明可以预期的文化体制,是一个文化活动,文化创造的必要制度保障;一个宽松自由文化活动空间,是文化创造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符合文化自身内在特点,内在价值和内在规律的文化体制,是我们所希望要达到的文化强国的一个必要的制度基础”等三个判断讲解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花 建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他的演讲专题是:文化强国、文化创新与企业使命。他例举了许多国外的事例,以全球竞争、文化战略、信用制度和品牌文化的视角,围绕“把握世界潮流,增强文化软实力;树立核心价值,形成内容优势;突出文化创新,结合科技进步;肩负企业使命,建设文化强国”四个方面,做了十分精彩的演说。

伟志教授,来自上海大学的著名专家,第10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名誉会长。他以“关于社会建设的几个观点”为专题进行了演讲。他强调社会建设是一门大学问。就“如何开展社会建设?”、“管什么?”、“按什么来管?”、“谁来管?”和“谁是主体?”等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要以社会事业为依托,不能搞形象工程;要按照规范管理;管理要还给社会,以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为主体。他在演讲中强调,要避免试图用社会管理来代替社会服务,用社会管理来代替社会建设的错误倾向;要理顺社会结构及其关系;壮大社会组织;治理国家需要完善的市场、政府和社会三方面构成的系统性治理。

市政协常委,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研究员在论坛中做了“当前我国社会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讨”的演讲。他着重从经济的视角,在对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有关文化体制建设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关精神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围绕城市发展中的二元结构和劳务派遣等方面的问题,谈国家社会建设。左学金认为,社会建设最根本的任务是减少收入差距,协调和平衡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是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的基础。演讲中,他重点围绕两个法律,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来讨论社会利益的协调与平衡问题。指出,如果社会保险体制基本层次的成本较低,保险基金实现全国统筹,那么企业就不必区分正式工和派遣工,工人流动的经济损失也小了。劳动合同法也就可以给劳动合同更大的弹性。

出席论坛的180多位上海企业经营者和企业党建研究专家聆听了演讲,并就一些热点问题与演讲专家进行了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