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谈收入分配,大多关注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别和公平,广义地说,政府与民间,也存在一个财富的分配问题。民众主要通过工资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获得财富,企业家通过经营性收入获得财富,政府来钱的途径则有财政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先不谈政府的钱用在何处,政府很有钱好?还是过紧日子好?古今学者曾有议论。
叶适是南宋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他对封建朝廷的重农抑商政策持批评态度,尤其不满统治者借“理财”的名义聚敛财富。在他看来,一个国家的治理好坏与财政收入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钱多不一定稳定,钱少反而有利于勤政,鉴于“隋最富而亡,唐最贫而兴”的历史教训,叶适告诫说:“夫计治道之兴废而不计财用之多少,此善于为国者也。古者财愈少而愈治,今者财愈多而愈不治;古者财愈少而愈有余,今者财愈多而愈不足。”众所周知,北宋的“三冗”(即冗官、冗费、冗兵)和“两积”(即积贫、积弱)是并存的,虽然朝廷的征税能力很强,还不断出台打击民间富人的“新政”,但政府的钱用来骄奢淫逸,民间的财富被掠夺,市场的空间被挤压,“财愈多而愈不治”,终究未能挽回大宋江山的颓势。
清华大学教授陈志武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阐述了这个命题。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可以把公元1600年时的国家分成两组。一组是国库里存钱很多的国家;一组是钱很少的国家。当时,印度国库黄金数量是6200万金块,土耳其1600万金块,明朝中国是1500万金块,日本1030万金块。另一组是负债累累的西欧国家,比如英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400年前,这两组国家的政府富有程度相差很大。那么,后来谁发展出民主法治了呢?前一组国家只是日本通过19世纪后期明治维新改变了发展的道路,慢慢地走上了宪政民主的道路,其他几个当时政府富有的国家,都没有发展出民主宪政。而当年是穷政府的国家,现在的民主宪政运作得最好。从这个方面看,穷政府不是坏事,这是政府不能拥有太多财产和收入、不能经营企业的另一个原因。”他以英国发生的“光荣革命” 为例,断言“‘富政府’之下,权力会压制权利,而‘穷政府’使国家权力有求于老百姓,权力才可能让位于权利”。
或曰:政府有钱,用来提供公共品,多多益善,有何不可?殊不知,公共品有严格界定,即多一个人消费不会增加成本,排除一个人消费却代价不菲。因此,除非国防、外交、环境和基本保障,公共品不能过度,否则会影响私人品的生产。政府有限,才能有效。曾几何时,有地方大员宣称要把城市当作一家公司来运作。好家伙,政府当大老板,哪能不赚钱!政府富态了,无所不能了,市场主体却暗暗叫苦。其实,政府若要真正为老百姓做事,不一定都要花钱,特别是花大钱。孔子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他的学生有若更是明言:“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实在是很聪明的。
作者:钟祥财系上海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研究室主任
来源:《联合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