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所组织召开“经济新常态下上海金融要素市场功能深化研讨会”

作者:jjyjs发布时间:2016-12-07浏览次数:112

2016117日下午,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组织院内外专家在院101会议室召开“经济新常态下上海金融要素市场功能深化研讨会”。本次会议由经济研究所主办,由我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究”创新型智库协办,由经济研究所西方经济学研究室承办。本次会议邀请了本院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的部分专家,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有关部门,及来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围绕经济新常态下上海金融要素市场功能深化相关问题展开讨论,50余位研究人员与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研究员致辞,西方经济学研究室主任韩汉君研究员主持。上海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朱平芳研究员就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进行演讲,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战略性大宗商品研究院副院长仰炬教授围绕经济转型与战略性大宗商品的功能演化作专题报告,上海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沈桂龙研究员探讨了上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短板与机制建设问题,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助理李瑾博士就经济新常态与能源供需的结构性变革发表演讲,市金融办综合研究处处长陶昌盛介绍了“十三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格局中的金融要素市场发展情况,市金融办金融市场服务处处长严赟华聚焦在沪金融要素市场功能提升的路径提出思考与建议,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副所长曾刚探讨了提升资本市场服务能力及支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相关问题,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发部副总监郑凌云对我国金融期货市场运行与功能发挥问题发表了看法。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徐明棋研究员、院经济研究所闫彦明研究员就各位专家的观点进行了点评,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研究员进行了总结发言。

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及进一步提升金融要素市场功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思路。大家一致认为,“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时期。当前,上海按照中央提出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目标,加快推动金融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并需要充分结合经济形势变化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围绕提升市场功能来加以推进。特别是要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平台,拓宽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市场的渠道,促进与境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升上海金融市场的资产定价能力。增强外汇、股票、债券、期货、黄金、保险、票据、信托等各细分要素市场在内的多层次金融市场的服务功能,完善不同层次市场间的转板机制和退出机制,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在沪金融要素市场的有序发展及其功能提升,关系到与包括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科创中心建设在内的“四个中心”建设、以及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之间能否形成联动,同时能否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国家重要战略实现紧密对接。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迫切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力争为全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开放创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更为充分、有效地发挥在沪金融要素市场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的作用,为国家和上海“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