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研究室举行工作论文报告会

作者:钟祥财发布时间:2017-05-17浏览次数:112

5月16日上午,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研究室举行2017年上半年工作论文报告会。研究室主任钟祥财主持会议,余开亮、张申、樊卫国、钟祥财分别作报告,贺水金、徐琳、方书生、谢华育、徐昂参加了讨论。

钟祥财提出:工作论文报告会是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研究室根据学科特点和经济所工作重点作出的一项制度安排,计划每年举行两次。报告的工作论文可以是近期发表的,也可以是已经完成但尚未公开发表的。研究室成员向会议报告工作论文,既是一次与同行切磋交流的机会,也是向研究室汇报科研工作情况的一个任务。经过这一程序,产生在经济所进行学术报告的优秀论文。

余开亮报告的论文题目是《清代的市场整合及其空间结构(1738-1820)》。与会者认为,这篇论文通过对清代粮价的数据处理,得出了清代市场处于一种整合的状态,还没有达到统一的程度的结论,支持了美国学者施坚雅的观点,为了使论文的分析更具有说服力,还可以对若干概念或问题作进一步的界定、说明,如什么是统一市场,粮价只是考察市场发展形态的一个角度,等等。

樊卫国报告的论文题目是《历史的走向由“合力”来决定》。大家认为,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很重要,涉及到如何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如何认识制度和文化的关系,如何从历史学、经济学和哲学等角度看待历史发展的动力,等等。

张申报告的论文题目是《选择与创新:西方经济学说中国化的近代考察》。会议肯定这篇论文是一个很大的叙事主题,作者在资料搜集、结构安排、理论分析等方面作了扎实的工作,体现了当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的时代需要,为了使此项研究更为丰满,建议结合一些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史的考察,加入一些人物、著作的个案分析。

钟祥财报告的论文题目是《从<商君书>看法家经济思想的方法论》。作者简要介绍了论文的几点写作动机:1、分析一个东方的、早期的、与专制政治相一致的经济思想整体主义的样本;2、梳理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在西汉时期融合的内在脉络;3、检验用经济思想方法论进行学科研究的可能性;4、以小见大,补充勾勒中国古代政府干预经济的观念形成和制度固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