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3日上午,杨宇立研究员作“经济体制转型期兼顾增长的政治经济学条件”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副所长唐忆文研究员主持,所长沈开艳研究员出席了此次会议,经济所全体科研人员听取了报告。
杨宇立在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转型能够兼顾高增长的终极挑战在于,在1978年以前,全球没有任何国家发生过基本经济制度从计划转向市场的实践。这个最基本的事实意味着:第一,“华盛顿共识”具有“致命的自负”,并不可靠;第二,人们并不知道体制转型的最优路径何在;第三,该困境对中国的意义也是同样严重,是故“摸石头过河”可能是最好的转型策略。所幸,中国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是“文革”依次打击了中国社会各阶层,故不存在特殊利益集团,改革开放迅速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二是中国的政治上层建筑仍健全,改革无需在政治经济“两条战线”同步进行;三是中国长期是被别国效仿的东方文明中心,有着基于历史理由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足可抵御“全盘西化”的诱惑。他认为,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主要分为农村和城市两部分。这两部分改革分别沿着历史惯性最强的方向和政治阻力最小的方向展开,导致中国得以实施“80年代改价格、90年代改产权”的优化改革策略并取得成功。中国的转型成就修正了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改革政治条件的规定,在弱程度上也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市场环境与市场主体绝对同步发育的假定。
报告内容非常精彩,与会科研人员围绕“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经济改革的政治条件”等问题进行了相关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