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开艳所长应邀出席第十八次全国皮书年会(2017)并作主题演讲

作者:徐美芳发布时间:2017-08-08浏览次数:133

201784-5日,第十八次全国皮书年会(2017)在青海西宁召开。上海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研究员应邀出席会议并做主题演讲。

会上,沈开艳所长在《地方经济类皮书如何服务地方智库建设》主题演讲中指出,皮书是智库提供决策服务的重要载体,地方智库可以依托皮书积极发挥本机构的决策咨询作用,为地方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提出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建议。沈所长以《上海经济蓝皮书》为例,介绍了地方类经济皮书如何服务地方智库建设。第一,主题立意要高远,反映地方经济发展前景。《上海经济蓝皮书》编委会提出“理论高度总结上海经济发展实践经验、深入剖析影响上海经济运行各种因素及深层次障碍,预测展望上海经济发展前景;站在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历史的高度考察上海经济运行的发展轨迹,提升上海对外开放和对内辐射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促使研究人员更加关注现实问题,以自己的知识为上海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同时自身也在鲜活的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获得智慧和启迪”。第二,选题要准确,符合年度地方经济运行特点。2000-2017年,《上海经济发展报告》主题涵盖了城市综合竞争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创新城市、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构建服务型经济结构,率先转型;世博效应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努力加快“四个率先”步伐,动力转型与结构调整,城市功能与产业空间转型,新一轮改革开放与制度创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包括了上海当年经济运行的热点、难点和重点。第三,质量是关键,体现智库机构的决策咨询功能。对此,必须做到原创性、时效性、实证性、学术性、前沿性、完整性和规范性。第四,团队是保证,凸显智库机构的生命力。《上海经济蓝皮书》拥有一支较为稳定的研究团队,团队成员不仅拥有学历、职称、专业、年龄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研究方向还涵盖了宏观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第五,品牌是核心,成为智库建设的名片。上海经济发展报告通过每年召开新闻发布会、每年向人大、政协两会代表、委员派送等形式提升了媒体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2010年起,上海蓝皮书连续成为上海“两会”的与与会资料、供代表们取阅,得到两会代表的肯定和认可,并成为他们资政议政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次年会,还公布了2016年版皮书评价结果,并颁发第八届“优秀皮书奖”和“优秀皮书报告奖”。《上海经济发展报告》(2016)和《浦东经济发展报告》(2016)均荣获2016年版皮书综合评价TOP100,并均获地方类皮书前20位殊荣,其中《上海经济蓝皮书》(2016)的报告——《制度变革引领上海全于科创中心建设》获第八届“优秀皮书报告奖”三等奖。据介绍,近1000本蓝皮书和500篇报告申报参加第八届“优秀皮书奖。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建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西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余志远,青海省省委副秘书长张黄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青海省社科院院长陈玮等领导及500多位专家、学者、皮书作者及新闻媒体出席了本次会议。《浦东经济发展报告》副主编、经济所徐美芳副研究员也参加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