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7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举行学术报告会,由倪外副研究员做《香港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规划及启示分析》学术报告,沈开艳所长主持会议,经济所全体科研人员听取了报告。
倪外副研究员的报告重点探讨了城市空间相对固定、土地开发限制、生态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大都市内部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问题,及城市经济升级转型与城市空间形态再塑造的匹配问题。香港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4个方面的特点,包括“以少做多”、轨道公交为本、平衡发展与资源保护、保护城市特色等。香港依据产业经济由工业制造向现代服务经济体系转型,对应的工业用地、厂房通过“容旧纳新”等方式改造升级为城市CBD区域、商业楼宇。在空间布局上,发展启德地区、西九龙文化区、中环新海滨区、东九龙商业区、新界北部等轨道交通沿线地区,维持城市整体空间基本布局;在土地利用方面,增加2%的建设用地,满足未来20年人口增长的用地需求,维持约25%建设用地占比,保护自然环境;在新界北部兴建新市镇,加强与内地的联系。整体上,香港城市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及宜居生活,即注重品质、无形缔造,改善生活环境。在空间规划重点方面灵活多变、多元包容;在发展模式转化方面,由规划及工程主导转为民意主导;由利用土地转为寻求用地;空间布局由市民、规划者、市场以及政府共同协商。倪外提出香港的2030规划已经实施近10年,相关经验对于上海的2035规划具有现实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同时香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弊端也应引以为戒。
本报告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兴趣和讨论,尚有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倪外副研究员与所科研人员就各自关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