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邬展霞教授来经济所作学术报告

作者:余开亮发布时间:2018-06-15浏览次数:86

2018612日上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邬展霞教授来经济所作“自贸港税收制度改革:使命、原则及政策建议”的学术报告,经济所副所长唐忆文研究员主持报告会。

邬展霞教授的报告首先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税收政策改革创新的战略使命进行分析,认为上海自贸区税收政策的创新改革,需要放眼全球,考虑当前贸易大国的税制变动及其影响,做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税收政策选择,因此上海自贸区税收政策创新改革身负重大的国家战略使命。其次,提出我国自由贸易港税收政策改革创新的五个原则,分别是:第一,国际竞争力原则;第二,辐射科创生产要素原则;第三,促进离岸业务发展原则;第四,承担大国税收责任原则;第五,有张有弛的税收原则。

随后,邬展霞教授对国际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竞争性自贸港税收设计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我国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体现在:第一,国外税制简单,我国税费种类繁多,且存在多环节征收的弊端;第二,国外多数为属地管辖,我国则属人属地管辖兼有,影响了投资自由化;第三,国外税收优惠期很长,我国则较短,导致税收稳定性较差;第四,国外税收优惠聚焦目标产业,我国税收优惠力度小,产业目标不明;第五,国外对资本利得分类减免,我国则无此项减免。之后分别以韩国釜山面向高科技产业的税收优惠和日本冲绳对优势产业的财政补贴来反补税收政策的不足作为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

最后,邬展霞教授提出我国自贸港税收政策改革创新的建议有:第一,灵活运用现行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框架;第二、主要借鉴新加坡,在自贸港区内实行有管理的属地原则;第三,大力简化税制,实行“境内关外”的税收制度;第四、适应数字经济,加强和完善数字贸易税收征管;第五,统一股利纳税政策,吸引风险资本优先集聚;第六,建立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制度。

报告引起了经济所科研人员的积极讨论。雷新军研究员就自贸区的增值税问题、自贸港建设中的税收优惠和贸易便利性问题以及中国非税收入与企业负担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倪外副研究员就税收与产业发展目标的关系、不同类型企业的税率差异等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