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7日,由“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室发起的本学科建设与发展专家座谈会于经济所会议室召开,主要就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以及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的几位专家以及原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研究员出席了会议,为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出谋划策。会议由室主任王红霞研究员主持。
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来看,本研究室目前有三大困境:国际上没有设立该学科,相关研究机构一般统称为Population Center,因此研究领域没有明确指向;上海社会科学院目前有三个研究机构涉及该学科,除本研究室外还有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以及生态所,本室的研究力量无法与其他两所抗衡;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比较分散,有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产业经济、区域发展、人口政策等几大方向,不易聚焦。
朱宝树教授强调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指出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务必贴近学科内涵,不能过多关注课题而忽视学科建设,现在缺乏名副其实的学科建设。王桂新教授认为可以借助共同参与研究课题解决研究方向过于分散问题。左学金研究员结合研究室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给出可行性建议:研究方向可以聚焦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土地资源、城市空间几个方面。
此外,田文华教授从健康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在以“人”为核心的大健康观背景下,可以研究哪些具体的公平、效率和费用问题。黄玉捷研究员结合机构设置变动的过程提出人口学者的个人学术空间反而增大了,体现在生育行为的微观经济学分析、跨界研究(卫生经济学、药物经济学、智能健康管理、健康科技创新等)、养老研究(医养结合、长护险研究等)等方面可以大有作为。毛新雅教授认为在一带一路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沿线60多个国家的人口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民生领域可以开展针对具体国家、具体项目的相关合作,为决策咨询提供支撑。
诸多专家和学者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前景、学科发展以及面临的新机遇献计献策,会议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