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历史研究所、文学研究所共同发起的“江南沈氏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学术研讨会暨《沈氏宗谱》《晋陵沈氏概要》等捐赠仪式”在社科院分部举行。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原主任、上海市社联原党组书记、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沈国明,上海文史馆原馆长沈祖炜,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新闻研究所所长徐清泉,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沈桂龙,上海社科院图书馆馆长钱运春,常州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苏慎,无锡市惠山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沈惠兴,江苏福昌环保集团董事长、晋陵沈氏宗亲会会长沈福昌等学者及江南沈氏代表出席本次研讨会。文学研究所所长荣跃明、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叶斌主持了本次会议。
沈国明主任、沈祖炜馆长、苏慎会长为捐赠仪式致辞。沈开艳所长作为此次研讨会及捐赠仪式的组织者,介绍了本次会议举办的缘由及历程。沈建于、沈建伟、沈一新、沈祖炜、沈静岳、沈志敏、沈福昌、沈培庆分别向历史所捐赠宗谱。
捐赠仪式后,来自上海社科院历史所、文学所、国际问题所、新闻所、世界中国学所、图书馆等部门的学者及江南沈氏代表就江南沈氏及家族文化、民间修谱等问题进行了学术座谈。会上,国际问题所所长王健指出,近年来兴修族谱的现象值得关注,民间兴修家谱成风潮。社科院图书馆馆长钱运春认为,研究家族应该和国家联系在一起,家训可以视为对国家教化的一种回应。历史所研究员马学强表示,“做好家族史研究,家谱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我们称之为最基础的文献,因为它可以提供系统的家族姓氏和完整的谱系。但是有家谱还不够,仍需要其他资料做支撑,包括口述史。” 文学所研究员蔡丰明指出,传统的家族文化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正面临挑战。同时,历史所副研究员王健、文学所副研究员毕旭玲对作为一种“江南现象”的沈氏家族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