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霞研究员作“中国大城市马赛克现象及其演变”的学术报告

作者:王红霞发布时间:2019-04-09浏览次数:83

201942号上午,经济研究所王红霞研究员作题为“中国大城市马赛克现象及其演变”的学术报告会,会议由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唐忆文研究员主持,经济所全体科研人员参加。

报告会重点讨论了近些年来大城市发展进程中日益突出的马赛克现象,报告指出:马赛克现象与快速城市化、人口流动和城市的快速扩张相伴而生,具有不同文化、地域风俗、出生来源等不同簇群的人口集聚在一起,他们并没有不断地相互学习和相互融合,而是呈现了一种相互保持相对自我的 “马赛克”(mosaic)式空间集聚。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这种“马赛克”式人口集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马赛克”式的人口集聚不仅带来了人口结构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而且使郊区的社会结构日趋复杂。“马赛克”式的郊区人口集聚使郊区正在成为社会冲突、社会矛盾和多元文化相对容易碰撞、摩擦与交流的空间。显然,这种郊区人口城市化不仅影响着整个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报告借助于详实的普查数据和调研材料,深入探讨了我国大城市人口马赛克现象的发展特点、成因、趋势以及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指出:“马赛克”现象在本质上是人口多样性的社会和空间体现。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城市如北京和上海的人口马赛克现象发展迅速,特别是大城市郊区的人口马赛克现象尤其值得关注,实证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人口马赛克现象对不同人群的社会交往隔离有显著影响,但是对社会空间隔离的影响并不明确。在不同区域发展特征下,人口马赛克现象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又有所不同,概括来看,当人口马赛克现象区域内部差距较大时,需关注人口马赛克现象对不同人群社会交往隔离的影响;当人口马赛克现象区域内部差距不大时,需要关注人口马赛克程度指数临界值的影响。

报告最后指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城市群和城市化的健康演进需要和谐的马赛克式郊区。城市发展需要有多样性的、多元化的充满活力的人口结构提供人力支撑。城市政府一方面须积极促进人口马赛克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必须注意应对人口马赛克现象发展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政府应制定更加具有效率的社会公共政策,引导和鼓励以社会交往为联系的网络式马赛克,尽量避免独立分割的嵌入式马赛克,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报告会学术气氛浓厚,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