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政治经济学新秀”圆桌论坛开幕式暨圆桌第一场在经济所503会议室召开。出席领导及专家包括上海社科院院长张道根、社科院经济所所长沈开艳、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韩汉君、经济所《上海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李正图、经济所《上海经济研究》编辑部编辑忻尚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帆、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张晓娣、社科院经济所博士张申、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后马立政等。“政治经济学新秀”圆桌旨在依托《上海经济研究》这一平台,挖掘汇聚上海的政治经济学新秀,鼓励政治经济学新秀多出研究成果,最终弘扬我院经济研究所理论经济学研究传统,重振我院经济研究所理论经济学雄风。
首先,沈所长介绍了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在社科院经济所的变迁。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在社科院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社科院经济所作为政治经济学学科研究的重镇之一,产生了许多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代表性人物。政治经济学曾被西方经济学盖过风头,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中国经济问题无法用西方经济学那一套逻辑体系来解释,政治经济学重回舞台中央。希望借助《上海经济研究》这一平台载体,结合社科院研究团队的力量,汇聚上海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新人,将他们推到研究的最前沿,再铸政治经济学学科辉煌。
张道根院长做了简单的开幕式总结。他说,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经济学理论,一种经济关系,一种经济制度,是解释不通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发展奇迹的。中国的发展模式并不是简单的把别人东西拿过来,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创新,比如产权许可证、联产申报责任制,改革开放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摸出来的。当然我们也要承认,中国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完善。这些都是在政治经济学研究过程当中会碰到的问题。希望《上海经济研究》通过3年时间,能够凝聚中国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人才,形成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阵地,让不同理论的声音能在这里发出来。
接下来,圆桌主讲嘉宾高帆声情并茂地将他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心得与大家做了分享与交流。高帆教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何以成为真命题?”这一主题,从经济理论“科学性”的基准谈起,到对中国经济特征事实的认识,再到对中国经济主要机制的阐释,最后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作出了研判。高帆教授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用自己的一套系统逻辑总结概括出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给予出席圆桌的其他专家启发与思考。高帆教授发言结束后,与会嘉宾纷纷向高教授提出自己的困惑与见解,在学术的切磋与交流中教学相长,会议气氛逐渐推向高潮。
会议的最后,张道根院长谈了对此次会议的想法。他提出,政治经济学研究必须首先搞清楚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涵,追寻学术原点,才能明确研究方向,才能构建体系。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上,并对实际问题有所解释、分析、说明和概括,这就需要研究人员从长时段、广范围的制度变迁、结构变迁中去研究,研究出其中的逻辑关系。最后,他对圆桌会议的长期举办表示肯定与支持,提出了将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打造成为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阵地、将经济所政治经济学打造成为学科领域内的一面旗帜的希望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