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莫兰琼,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原文发表于《上观新闻》2020年8月13日。
当前,受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今年5月1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再次强调“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从“构建”到“逐步形成”再到“加快形成”,这表明“新发展格局”不是简单针对当前产业链和供应链因疫情中断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筹划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加快形成国内外良性循环的强国方略。展望“十四五”,我们应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进而推动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
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全球疫情的蔓延严重冲击国际贸易,令中国外贸陷入接单难、履约难、国际物流不畅、贸易壁垒增多等诸多困境,外贸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面对外贸“寒冬”,中国必须在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开拓多元化市场,在稳定出口国际市场份额、维护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国进口的放大溢出作用,实现中国进口和出口的良性互动发展,带动中国消费、投资和就业的恢复性增长,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而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一)扩大开放促进国际生产分工深化与细化
对外开放有助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的分工深化则是经济繁荣和就业扩大的动力。由于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每个国家都拥有各自的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利用这种优势进行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并把产品进行国际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物质财富,使各国从贸易中获得收益。这种“得自贸易的收益”的重要依托就是市场规模:只要有更多的国家、企业或个人进入市场,通过专业化分工和交换,“得自贸易的收益”就能实现。分工与市场相互作用,两者之间的正反馈作用正是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经济繁荣和就业的扩大源自于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与细化。
当前,疫情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投资带来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目标,就是通过自由贸易来扩大市场规模,推进分工的深化,进而拓展贸易领域,实现经济恢复增长和就业扩大,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最终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作为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市场巨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相反,只有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才能更好地支撑起我国进出口的恢复性增长,进而推动全球贸易尽早实现恢复性增长。
(二)扩大开放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直接原因之一,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不仅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发展,而且也决定了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国家的竞争也更多地体现在科技领域的竞争。扩大开放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一方面,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激发本国自主创新的潜能来推动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通过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并对其进行资源整合来实现技术和管理的优化配置,从而推动技术进步。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平衡发展,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应有之义。当前,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中国继续坚持扩大开放,不仅积极与国际社会加强防疫科技合作,而且还与有关国家在检测试剂、药物、疫苗等方面开展科技合作,为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贡献中国力量,以实际行动维护全球化理念,诠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义。
(三)扩大开放有助于加快人力资本积累
人力资本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人力资本既可以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直接推动产出增加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也可以通过作用于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对外开放在促使一国物质资本得以深化的同时也加速人力资本的积累。在开放条件下,人力资本不仅可以通过国内教育、文化、医疗等投资来形成,还可以通过对外贸易实现加速积累。对外贸易所引起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以及技能溢价,产生对人力资本要素的内生需求,进而增加一国的人力资本积累。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表面上看是商品、资本、信息等在全球广泛流动,但本质上主导这种流动的力量是人才、是科技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必须扩大开放,面向国际市场,在开放中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人力资本积累。当前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更加匮乏,这已成为我国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掣肘。因此,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应成为当前我国人才战略的目标。我国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增长新动能,坚持扩大开放,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提高财富创造能力。
上海如何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
当前,在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保持开放、扩大开放,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上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和重要窗口,承载着服务国家战略、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国家使命。新形势下,上海应重点抓好“补链延链强链”“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开放新高地”等几件大事,精准发力,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以高水平开放助推双循环,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引资“补链延链强链”,积极主动服务外资企业
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是国内国际双循环运行的保障。我们应进一步扩大开放,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吸引更多全球产业链相关企业落户上海,帮助中国快速完成“补链”“延链”“强链”。建议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平台,构建高质量区域产业集群,打造独立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内循环与外循环兼备的全产业链体系。等国外市场复苏时,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加强区域产业链合作,带动全球产业链循环。
此外,应积极主动服务外资企业。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的关键在于稳住外贸外资企业,外资企业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是我国吸收先进管理知识、经验与技术的主要载体。外资企业的数量、规模以及品牌是区域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在沪外资企业有5万多家,外资研发中心超过45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00多家,是上海外贸增长的主力军。当前,外资企业生产经营因疫情受到严重冲击,我们应与之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积极主动为外资企业做好服务,提振外资企业家的信心,协助外资企业畅通运输渠道,加强对外资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在开放中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
(二)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激活发展新动能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根本。外资企业的信心源自安全可靠的营商环境,新形势下,必须按照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的要求,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当前,外贸外资企业除了面临国内企业的共性问题外,还面临诸如接单难、履约难、国际物流受阻、贸易壁垒增加等外部困难。因此,要积极推动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上海市全面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和《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充分保障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权利。此外,在为外资企业提供服务时,还应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工具,精准科学地为外资企业提供“保障伞”;大力开展云上招商,积极跟踪招商引资落地见效,协力推进项目实施。
(三)打造开放枢纽门户,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
开放枢纽门户和对外开放新高地是链接双循环的重要平台。
一要依托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建设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提升全球高端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推动统筹国际业务、跨境金融服务、前沿科技研发、跨境服务贸易等功能集聚,强化开放型经济集聚功能,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进而实现双循环相互促进。
二要依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适度扩大进口,促进全球贸易的可持续、均衡和包容性发展。发挥好进口博览会国际采购交易、贸易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学习、全球经济治理、世界开放合作的平台作用。持续放大进口博览会溢出带动效应,把进口博览会打造成为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口商品集散地及全球新兴贸易合作新平台。
三要依托上海高水平开放和高端产业优势,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整合长三角区域的经济要素和对外开放资源条件,强化金融辐射服务功能,提升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大创新生态的培育力度,全面激发科技创新驱动力;增强国际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打造长三角区域“引进来”“走出去”枢纽港和区域全方位开放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