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刘玉博,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摘要:我国即将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征程。绿色发展理念是十四五时期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与遵循的指导性思想,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以绿色城市促进包容性增长、以生态农业和气候智慧型农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我国进入了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征程,其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理念凝聚了我们党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时刻体会和认识,是十四五时期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与遵循的指导性思想,也是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核心思想。
一、“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自然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一)是以人为本、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体现
我党始终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和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人民的各项诉求。不仅关注人民的物质需求,还关注人民的文化需求、生态、安全需求、健康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活环境的渴望,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权重提高,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真正改善人居环境,才能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绿色发展,就狭义而言,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随着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推动绿色发展,有利于社会发展。近年来全球灾难性气候频发,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时,呼吁世界各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为此中国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推进清洁能源、低碳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十四五期间到2035年,碳排量达峰后要稳中有降。
(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少地区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的经济发展理念,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恶果。现在依靠资源禀赋和劳动力要素投入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倒逼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个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也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过程。“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相互作用,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唯由此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能解决中国长期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义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人类从自然界而来,历经古代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必然走向生态文明,这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没有自然的呵护与保佑,任何文明都不复存在。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提出“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2019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中国将库布其治沙模式成功的技术、经验和成果分享给全世界的荒漠化地区,推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生态领域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同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和依赖,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海、绿水青山,共同迈向清洁美丽的世界。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依赖
党的十八大届五中全会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四五”规划,提出绿色发展方式取代传统发展方式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十九大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和“建设美丽中国,为人们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的战略目标;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统筹协调“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其核心内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性目标与过程,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过程。广泛形成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推动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促进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基本实现。
(一) 以智慧支撑助力绿色城市的发展
绿色城市是一种应对资源环境约束的城市发展模式,其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等要素。不仅是对普世价值的追求,更是对优质生活的要求和现实体验。绿色城市是绿色产业发展与包容性增长的驱动力。
绿色城市的基本特征有:维护人类健康,鼓励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工作、运动、娱乐以及摄取有机、不过度加工的食物;生物资源和文化资源以最和谐的关系组合成凝聚体,生态平衡,生机勃勃;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废弃物再循环利用;具有多样的自然空间和共存的其他物种;注重社会福祉和社会融合,经济增长惠及弱势群体,民众平等享有追求幸福、满足自我个性化需求的公平机会。
绿色城市不只是环境与空间的绿化美化,还是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形态、生活方式与生态环境于一体的、具有自主调节能力的健康有机体。因为涵盖城市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多维系统,绿色城市的产业发展也是一个系统性的策略。
绿色城市是城市发展模式的变革,当对高品质生活方式的追求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动力时,与之相适应的要素便成为城市产业转型的契机和内驱力。挖掘优质生活的内涵涉及诸多领域,绿色能源的应用,低碳智能的生活、废弃物减量及再循环利用等等。
2、以智慧创新作为绿色城市的经济发展引擎。
城市空间环境的可持续优化、智能低碳的生活、以市民幸福为依归的福祉社会等绿色城市要素的呈现,都需要通过智慧创新来达成。包括(1)智慧交通。通过感知城市的交通流量来疏解拥堵状况,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驾驶员失误造成的拥堵。(2)智慧医疗。随着AI技术的不断扩展和应用,线上医疗、影像诊断、远程手术等等医疗服务也将得到良好的发展,优质的医疗资源会有共享式平台。(3)智慧安防。在城市社会治安管理和应急管理中,智慧安防都是核心支撑技术。(4)智慧社区。社区物流机器人,无人驾驶通勤车等智能化产品的应用将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方便。(5)智慧教育。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应用,将改善地方教育资源不平等的现象。(6)智慧金融。随着城市数据中心的不断建设,金融机构可以更好的完成交易全流程风险管理,实现监控一体化。(7)智慧物流。供需信息的在线对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物流的交付方式,降低了社会物流成本,物流机器人也将大规模应用,改变物流行业人工紧缺的行业现状。首次双11的快递直播,有8000万人次充当“云监工”围观最新物流新科技,观看物流现场也是一个壮观的画面。(8)智慧工厂。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各国竞争的新一轮焦点,是产业生产的重要载体。(9)智慧旅游。通过信息化建设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也能检测景区内的设施安全情况。(10)智慧零售。通过分析大数据,可以给消费者更及时更舒适的购物体验。
3、以城市群的交通发展来引导绿色城市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可持续的绿色增长依赖于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群能够充分利用和发挥毗邻城市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空间格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在2018年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积极响应,三省一市交通一体化的新格局轮廓开始呈现,有力地促进了城镇的空间开发和产业布局优化,刺激了资源要素的高效流动。粤港澳大湾区依托集约高效的城际交通服务网络构建了覆盖全湾区的多功能快速城际通道体系,强化了对于“穗莞深港”的科技创新走廊服务,提升了湾区对于核心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多层级轨道体系的环湾优质生活圈。
4、以福祉社会的实现作为绿色城市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目标。
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福祉是绿色城市的重要特征,从而要求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方式也相应发生变革。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远不止物质层面的满足,更在乎追求幸福、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公平机会。绿色城市的产业发展和就业机会需建立在差异化、人性化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之上。社会公共服务的创新和升级能够支持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满足人们对于幸福的不同诠释。
(二)以生态农业和气候智慧型农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现
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现代化的农业经济体系。包括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联合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展农业经营组织产业化,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其中生态农业和气候智慧型农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1、生态农业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更加强调产业功能的拓展与延伸。生态系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生态系统协调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得稳定而迅速的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形式有生物能源产业、观光休闲产业、农耕体验、科普教育、餐饮民宿等等。发展农业的新业态,能够促进一产二产三产的深度融合,实现都市农业的全环节升级和全链条升值。
2、气候智慧型农业旨在以可持续生态的方式,增加农业产出、增强农业韧性、减少或消除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及社会发展目标。农业一方面是气候变迁的受害者,另一方面也是气候变迁的始作俑者之一。农业(含林业及其他土地使用)每年贡献了约100至12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1/4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农业部门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大规模单一耕作的工业化农业。为了减缓农业活动本身对生态和社会的影响,气候智慧型农业应运而生,成为国际间推动农业转型的新路径。
(1)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具体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持续提高农业系统的生产效率及农业收入;提升农业对于气候变迁的适应力及韧性;降低或消除温室气体排放,增强碳封存能力。
(2)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发展不是仅仅依靠单一技术或技术组合来实现,必须依循生态系统自身的规律进行统一规划,从整体角度考虑农业生产全过程,是一个需要顶层设计的系统性工程。
(3)政策上,出台国家层面的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规划与配套激励政策措施;确保对气候智慧型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的稳定经费支持;将农业科技研发、农业教育与农业推广服务三者结合,充分实践科技新知于实际生产;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4)实务上,针对长期气候变化,配合国土规划,调整粮食生产区域、耕作栽培模式及库存策略;因地制宜选择本土化的农业发展项目;推广节能高效技术,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加强气候趋势预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