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生:经济区的形成与绩效: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比较(1842—1937)

作者:方书生发布时间:2021-04-28浏览次数:158

方书生,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著《经济区的形成与绩效: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比较(18421937)》,20206月由齐鲁书社出版,35.9万字,系“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得到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鉴于近代中国的经济增长既具有时间性也具有空间性,从空间视角可以观察到在时间维度上被平均以至于忽略不见的地方性差异以及其背后的空间资源配置的形式与内容。该著尝试从经济区形成与绩效的角度,考察并比对近代中国最为活跃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空间资源配置的进程与特征,并进一步讨论经济发展中的空间经济秩序及其效应与机制。在当前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不平衡不充分也包括历史上所形成的,尤其是近代时期所形成的经济空间不平衡。探究近代中国空间经济外在表现上的多样性以及经济发展内在规律上的一致性,不仅成为评估近代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线索,也是理解当前空间经济增长的历史之源,还有助于从时间维度上拓展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的研究。


  目录

 

绪论:经济空间与增长的理论

第一节经济史的新视角:空间的力量

一、第三只“眼睛”的出现

二、空间与经济的合流:历程与论点

三、发展地理学中的空间经济分析

第二节学术史、选题缘起、思路、框架

一、学术史上的近代经济空间研究

二、已有的研究基础及其评论

三、选题的缘起与新的思路

四、方法、资料、说明、结构

 

第一章两宋以降南中国外贸港口的偏移与趋向

引言地理、市场、规制下的长时段经济趋势

第一节地理优先:宋元时沿海散布的外贸港

一、自然散布以及新的调整

二、新外贸港口兴起的含义

第二节规制主导:明清时官私贸易港的分离

一、官方选定与私下安排

二、规制的极限与突变

第三节市场原则:近代外贸港口体系形成

一、背景变化及港口体系形成

二、市场配置的微观基础

简评:长时段外贸港口偏移的逻辑

 

第二章口岸贸易与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增长

第一节地域经济的新生:口岸开放后的珠三角地区

一、珠三角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特征

二、口岸开放:从粤港澳到三水江门

三、广州贸易地位弱化与珠三角中心位移

四、珠三角地区新的经济空间

第二节江南地区经济的重建:以上海为中心

一、长三角的经济区位与上海的契机

二、上海中心形成:从广州、苏州到上海

三、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经济网络

第三节比较:相同的回应与不同的路径

一、相同的趋向与相异的形态

二、差异的背后:不同的基础与发展路径

简评:口岸贸易与经济增长

 

第三章新经济区的轮廓:三个空间尺度的衡量

第一节小尺度上的考察:中心城市及近郊

一、新建的现代都市:以上海为例

二、传统的中心城市:以广州等为例

三、中心城市引领:现代性空间生产之源

第二节中尺度上的考察:口岸与周边地区

一、长三角地区口岸与临近市镇的联动

二、珠三角地区口岸与市镇的演化

第三节大尺度的考察:市场网络中的经济空间

一、与上海中心的空间距离及联系

二、珠三角地区市场网络的空间层次

第四节地理变迁中的“经济距离”

一、经济“密度”增加中的空间属性

二、经济“联系”与“分割”的测度

简评:经济地理变迁中的“空间效用”

 

第四章近代经济区的图景:空间与增长

引言关于近代经济区的标准与划定        

第一节长三角经济区的形成

一、长三角新图像浮现:从自然区转向经济区

二、四至八到:长三角经济区的空间尺度

三、长三角经济区的空间分异

第二节珠三角经济区的萌生

一、珠三角口岸腹地的空间形态

二、珠三角口岸与腹地的经济互动

三、口岸腹地与珠三角经济区的萌芽

第三节:空间经济增长的比较与讨论

一、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比较

二、学界对于近代经济发展的讨论

三、外向型蚕桑业发展的验证

 

第五章近代经济区的机理:地理与制度

第一节基于经济地理上的取向

一、区位与循环因素

二、空间经济演化:口岸腹地模式

第二节市场与规制下的经济区演化

一、要素流动:交通与经济区的通道

二、交易费用:不完全市场下经济区的边界    

第三节自然与规范之间的产业选择

一、资源配置:产业发展的社会政治空间

二、有限理性的选择:民众的产业空间

简评:地理、市场与制度间的经济区

 

第六章近代中国经济增长及其空间效应

第一节经济史变迁中的地理发现

一、发展的内涵与空间的优化

二、空间过程中的“发展”        

三、腹地经济变革的绩效    

第二节空间与经济增长    

一、重新寻找经济增长的证据

二、市场化与流通空间        

三、工业化与生产空间        

四、经济增长的路径与源泉

第三节“地域化经济”及其机制

一、近代经济增长中的一个空间现象

二、地域化流通秩序的形成        

三、地域化生产系统的成长        

四、地域化经济的动力与模式    

简评:经济增长及其空间回应



作者后记

行文至此,往事又历历浮现,或近或远,或是或非,或清晰或朦胧,或酸甜或苦辣。感恩读书及工作以来师长与朋友的指教与引领,才得以在一路蹒跚之余,始终未曾迷丢。学术研究犹如孩童的海滩拾贝,一边是偶遇的小确幸,另一边则是浩瀚的海洋。自己的学术训练起步于历史地理学,再融入理论经济学,正汇入经济史学,一直徜徉在多个不同学科的边缘,却始终惦念着学科的核心议题。在学科发展史中,惟有主流才是正途,只是正流亦会变道或盈亏,边缘亦可缔造中心,并拓展为新主流之一。

求诸往昔,对于历史经济的认识,无外乎三种主要的途径:经济表现和主导经济活动的主体、时间上的演化、空间上的形态,所对应的正是理解历史经济的三个维度:事实及创造事实的主体、时间、空间。新世纪以来,学界对第三种途径(即空间)的关注和研究不断成形并方兴未艾,这一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是九卷本《近代中国经济地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016年),在2018年和2020年先后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等奖,也许是一种认可,亦是一种勉励。自己有幸参与到这一较为漫长的学习、研究、写作和出版的进程之中,并完成了第五卷《华南近代经济地理》。本拙著是近年来新磨就的一块顽石,在此以及之前论著的台阶上,2020年以来通过《近代中国经济空间秩序的形式与内容》、《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时间”》、《近代华南地区经济的地理性质》这三篇或长或短的学术论文,对空间视角下的历史经济研究进行了一些阶段性的小结,站在学术史的台阶之上回望、观望与展望,冀求更好地理解时空舞台之上的经济历史。

在热闹的日常生活中,地理或空间并不是最耀眼的元素,它一直在默默地潜行。例如,如果我们询问上海的餐食来自哪里?大米可能来自东北或东南亚,水果可能来自新疆或山东,牛肉可能来自内蒙或澳洲,蔬菜可能来自山东或城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食物来源地图极其复杂。如果让我们再想象一下 100 年前的民众,他们的餐食又来自哪里?有哪些联系或距离?又有哪些增加或减少?也许,对于一位食者而言,无需知道这么多的现在与过去,只要拿出货币支付即可享用,所需要关注的仅仅是口袋中货币存量而已,然而,在另一个空间与时间的维度中,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即将发生的与空间有关的资源与要素的生产与流动,资源的配置和循环,正在不为人所注意的习以为常中运转着,也许这就是经济的地理性质。在时空之间、在全球性或区域性的生产与服务体系之中、在产品生产与价值流动之中,形成一个没有起点与终点的循环链,在这个价值循环与资源配置的空间里,只有方向没有尽头,只有新陈代谢没有恒久不变。

在当前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不平衡包括历史上所形成的,尤其是近代时期第一次比较深度地卷入全球化时代所形成的经济空间不平衡,以及其中的经济地理形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由此上溯到七十年来,以至于一百八十年来,在现代经济萌芽与生长的土壤中留下了一串串历史的、地理的、文化的基因,吸引着众多学者的探寻之旅。对于正热议的国际国内双循环中的国内经济循环,如何理解国内循环之中的空间价值循环与空间资源配置优化是关键点之一。近代中国第一次比较深度地卷入全球化时代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经验,为我国方兴未艾的经济地理演化提供一个新的参照系,以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一百八十年来我国现代经济地理的来源,更好地寻找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地理变迁的历史源头和演化路径,以及其中的特有经验与通用法则。本拙著试图对这一历史与现实、历史与地理、历史与经济相缠绕的核心议题有所探究,也许仍力有不逮,惟有期待来者。“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已有的探究均是灰色的,惟有新的探索之路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