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郭岚,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生物医药是上海市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闵行区四大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上海市闵行区扎实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加快生物化学新药的研发和生产,做强、做大医用器材和生物制药设备制造产业,积极培育高端医疗服务业,壮大生物医药企业,并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国际医疗三大领域取得了新突破,持续打造“研发+制造+服务”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
一、上海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布局
闵行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积极优化空间布局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闵行区积极推动生物医药相关重大产业项目在闵行区落地,通过各种政策,聚焦和支持一批重点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培育一批在国内甚至是在世界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闵行区在布局新一轮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在现有四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坚持“研发+制造”双轮驱动,进一步聚焦临港浦江的国际生命健康城、上海智能医疗大数据产业基地和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等几个重点区域,由此确立了“北服务、南研发、东转化”的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使得产业政策通过空间布局优化而不断提升其政策的效能。
(一)闵行东部——临港浦江国际生命健康城
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要承载区和闵行“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两大核心园区之一。国际生命健康城是园区重点项目之一,通过规模化的产业引进,形成以生命科学与生物基因技术产业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集群,打造上海乃至全国一流的集医学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产)、医学专科治疗(医)、医疗技术研发(研)于一体的产业链闭合平台,积极探索“产、医、研、用”整体融合创新的发展模式,并通过一系列“健康医疗大数据”,来实现产业研发基地、医学中心和健康应用基地联动发展,打造全国乃至全球健康医疗科技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二)闵行南部——上海智能医疗大数据产业基地
在闵行区的南部,将聚焦智能医疗大数据中心、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创新诊断三个产业板块,将重点建设医学大数据、前沿检测技术、创新治疗技术研发、智能医疗器械与软件创新研发、医疗网络信息创新研究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平台,并努力把闵行区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精准医疗数据中心,引进和培育在智能医疗等领域的走在国内外前沿的公司。
(三)闵行北部——国际化的医疗服务区
在闵行北部,以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为主体建设国际医疗服务基地,以建设国际水平的健康医疗旅游综合体为目标,立足大虹桥、辐射长三角、定位国际化,打造健康旅游核心区,逐步形成以医疗服务为核心,集“医、教、研、康、养、游”为一体,产业链延伸的高端医疗服务集聚区。
二、上海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截止到2020年10月,闵行区共有生物医药企业109家,其中59家规模以上的生物医药企业工业总产值为169.57亿元,营业收入179亿元,生物医药产业的年均增速长超过了7.5%,生物医药产业正在逐渐成为闵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而从生物医药产业的细分领域来看,医疗器械和制药装备领域逐渐成为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的优势领域。
(二)创新能力稳步增强
近年来,闵行区生物医药企业和各类机构新增药品注册批件、药品临床批件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超过70件。
(三)国际医疗初具规模
未来五年,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将逐渐形成以医疗服务为核心,产业链延伸的高端医疗服务集聚区。
三、上海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点
(一)围绕技术创新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
作为上海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制造基地和高端医疗服务集聚区,闵行区始终将推动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生物医药新技术及其应用持续推进,同时还依托技术创新,培育生物医药产业的新兴业态,推进健康服务产业和人工智能医疗产业的发展。在布局上,将围绕人工智能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将重点发展——智能医疗设备、精准医疗、医疗云计算、生物医药研发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引进和培育精准诊断、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智能医疗器械与软件系统等相关领域的先进企业,建立包括前沿检测技术、医学大数据、创新治疗技术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智能医疗大数据产业基地,努力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精准医疗数据中心,逐步形成国家级智慧医疗、个性化精准医疗产业新兴集聚区和健康医疗创新应用示范区。
(二)政府引导市场发挥主体作用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闵行区充分发挥了政府引导重要作用,制定并发布了《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闵行区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意见》,明确了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路径和发展重点。闵行区政府还通过举办多场活动,加强产业氛围营造,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吸引更多优质生物医药企业和项目落地闵行。针对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与核心技术,相关部门还加强了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
(三)采取精准的创新激励机制
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相比,生物医药产业对知识的依赖性非常大。针对生物医药企业的这一特性,闵行区首先是加大科技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等科技创业载体,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化的众创空间,并引导生物医药的新创业企业进入孵化器进行孵化,这些举措都为闵行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储备了大量创新能力强、成长快的上下游的配套企业;其次,闵行区还依托区域内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具备的生物药物研发及临床生产的条件重点实验室,来大力推进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第三,鼓励区内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建设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并搭建研发的中试、创新技术等专业服务平台,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新药产品制剂研发服务、中试生产和小规模生产服务;第四,依托上海市“人才政策30条”和闵行区“1+15”,继续实施“创新创业 智汇闵行”人才工程等相关人才政策,积极引进海内外人才,培养和集聚高层次人才,为创新、创业人员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加强生物医药产业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
四、上海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趋势
(一)打造国际化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闵行区将把握生物医药科技前沿发展动向,加速培育一批原始创新能力显著的优质企业,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产业服务平台,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坚持“制造+服务”双核驱动,聚焦重点、突破短板、完善生态,实现生物医药产业链整合、价值链提升、市场链优化。打造基础研发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专业服务等方面的数10个重大产业支撑平台,努力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和发展的新高地。
(二)构筑生物医药产业核心集聚区
闵行区要加强高位统筹,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加速形成生物医药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生产制造的全链条产业生态体系,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核心集聚区。加快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临床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等联合打造药物临床研究基地。吸引全国和全球具有潜力型初创企业落户闵行,促进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聚集。推动企业生产制造规模化发展,打造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与产业化高地。重点支持高端医疗器械特色园区建设,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小巨人”企业,促进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同时依托自贸区建设和科创中心建设的新优势,深化研发活动国际合作,联合国际机构开展新药、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并向国家争取对紧缺药品、医疗器械和生物样本的进出口实施特殊审批。
(三)创新生物医药产业激励机制
创新基础设施投入建设模式,强化园区建设顶层设计,创新科研设备投入机制和管理服务机制,协同推进空间供给、公共服务及园区管理,实现基础设施全到位、专业服务全覆盖,努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对符合条件的其他类新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和通过国际权威机构(FDA、CE、WHO)认证药品与医疗器械给予不同比例和不同金额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