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艺、李娜: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检验

作者:陈明艺、李娜发布时间:2022-10-20浏览次数:10

本文作者:陈明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娜,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

原文题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检验—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发表于《上海经济研究》,2021年第5期。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方式亟需改变,能源消耗带来的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经历飞跃式发展后,中国应重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顾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盲目的追求数量和产值的“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的发展观严重违背了可持续发展。而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发展与生态的共存关系,决定着人类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着重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切实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根据能源署(IEA)数据计算可知,2005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20.12%、成为世界第一大国,2017年我国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比重为28.33.%,仍居世界首位。我国“十三五”规划目标要求:2020年碳排放强度相较于2015年下降18%。数据显示,我国2017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40.30%,较2015年下降了10.99%,这说明碳减排取得了一定成效;随后要在三年内再降7%,任务艰巨。

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十余年来我国采取多项综合措施促进碳减排,为何总量难以下降,碳排放量居高不下的具体原因是什么?省际碳排放对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章主要从绿色发展的碳排放角度切入,检验各省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考察省际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各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

二、文献述评

国外学者多聚焦于国家层面的碳排放的研究,借助不同计量模型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间的关系。代表性的包括马尔可夫交换模型(Park et al. , 2013)、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Heidari et al.,2015)、自回归滞后模型(Ahmad et al. 2016)、指数分解模型(Andreoni et al. 2016)等,研究结果大多表明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经济增长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驱动因素且能源消费对其具有积极影响。Elliott et al.(2015)观察到美国各州碳分配的空间差异问题,运用空间回归模型研究了各州碳排放量与碳分配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碳排放产业会从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并且具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性。

以林伯强(2011)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较早发现我国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此后,学者们采用多种计量模型检验省际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代表性的有空间动态效应模型(刘佳骏等2015)、地理加权回归模型(Yanan Wang et al. ,2018)、Sampson-Guttorp空间相关非参数估计法(刘贤赵等,2019)等,结果均支持碳排放存在空间相关性。与此同时,部分学者关注碳排放是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邓慧慧等(2013)运用混合最小二乘法、固定效应模型以及空间系统GMM模型、马大来等(2015)基于至强有效前沿的最小距离法与空间面板模型、孙攀等(2017)借助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结论表明邻近地区碳排放与本地区碳排放存在共振效应,且具有空间溢出性。

碳排放的空间效应表明我国减排不仅要看整体,而且要考虑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脱钩”用以反映两个研究对象不同步变化的实质关系,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不再相互影响时,就认为二者存在脱钩关系。随着我国不断加大碳减排力度,关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是否存在脱钩关系业已成为研究焦点之一。彭佳雯等(2011)构建了经济与碳排放脱钩模型,采用1980-2008年区域经济与碳排放数据检验后发现,主要存在弱脱钩与扩张性负脱钩两种状态,且后期较前期脱钩更显著;盖美等(2014)发现2000-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从扩张性负脱钩转变为弱脱钩;且我国中部六省1995-2012年(齐绍洲等,2015)、各区域1996-2015年(刘博文等,2018)以及晋陕蒙地区2002-2016年(武娜等,2019)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均经历了“弱脱钩-扩张性链接(扩张性负脱钩)-弱脱钩”的转变。而马晓君等(2019)则提供了另一个结论:他们基于DPSIR框架构建了脱钩努力模型,采用2000-2016年的数据检验我国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二者的脱钩状态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是从“未脱钩”到“弱脱钩”再到“强脱钩”状态。

学者们对国家层面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问题研究较为深入,而对区域层面的研究则相对浅显,尚未全面衡量各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横向关系。针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研究,大多是基于某一地区或经济带,鲜有全国省际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分析。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过程中,实现经济与环境共赢至关重要。由此,本文将围绕我国省际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的空间结构、各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等展开研究。

三、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本文首先对30个省市(除西藏及港澳台)2005-2017年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计算,分析其空间相关性,并绘制了LISA聚集图以直观地考察省际碳排放的空间结构。由于碳排放存在空间效应,碳排放相同的地区经济发展并不一定相同,考察省际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就十分必要,因此我们利用脱钩分析对各省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GDP的关系进行研究,判断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从而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共同发展。省际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效应使得节能减排政策应因地制宜,考察各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实现减排目标的基础,因此,研究各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有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减排政策,更好的服务于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一)省际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测度

在检验经济与环境关系前,我们需要了解各省碳排放的实际情况。省际碳排放的空间聚集效应是制定各省差异化节能减排政策的基础。首先计算2005-2017年各省(除西藏与港澳台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排放强度,构建相关模型考察省际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绘制LISA聚集图以直观的分析各省份碳排放的空间聚集效应,从而更好地了解其在地区间的相互影响。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局分析显示我国2005-2017年的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存在明显长期稳定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局域相关性显示碳排放量“高—高”聚集稳定在中东部矿业资源丰富的地区;碳排放强度“高—高”聚集稳定在西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

(二)省际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检验

近几年,脱钩模型广泛地被学者们运用于考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国际上通常用“脱钩”指标来反映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不同步变化的实质。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不再相互影响时,称之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处于脱钩状态。本文通过计算Tapio脱钩指数分析各省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中国是否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至关重要的一步。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省际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以弱脱钩状态为主。2005-2010年除海南为扩张性负脱钩外,其他各省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总量均属于脱钩状态;其碳排放量脱钩弹性值分布在(0,0.8)的区间,均处于弱脱钩状态;这说明各地碳排放量虽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但增长幅度较小,即经济增长并没有明显增加碳排放量,二者处于友好状态。省际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增长以强脱钩状态为主。2010-2017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仍处于弱脱钩状态,但是部分地区存在差别。(2)各省市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状态较为明显,同样,除海南为扩张性负脱钩外,其他各省碳排放强度脱钩弹性值均处于,即均为强脱钩状态。表明随着经济的增长,碳排放强度反而是在不断降低。2010-2017年大部分省市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增长仍处于强脱钩状态,只有内蒙古与海南有所改变。

四、本文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模型构建,选取2005-2017年各省市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以及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计算全局Moran’s I后发现我国碳排放存在正向空间正相关,且局域空间相关性显现出较为稳定的“高—高”、“低—低”聚集区;Tapio脱钩分析表明,我国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脱钩状态,经济增长不依赖于能源的高消耗,增长方式相对集约。

基于上述结论,为了能够进一步降低我国各省市碳排放、同时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我们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在节能减排过程中,建议根据各省的发展现状,制定针对性的省际减排政策。我国碳排放强度虽然呈现出空间正相关性,但各省的发展仍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制定符合各省份实际发展状况的减排政策,更有利于促进我国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第二,重点关注碳排放量“高—高”聚集省市,即山东、河南、山西以及河北四省;以及碳排放强度“高—高”聚集省市,即内蒙古、甘肃、陕西以及宁夏。为有效率促进各省的碳减排,建议有的放矢的地制定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与此同时,稳定碳排放强度较低的各省市,控制碳排放的空间外溢作用。第三,由于碳排放具有空间相关性,加强省间节能减排的协同合作,能够有效促进各省资源、技术及资金的流动、缩小各省间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的差距、促进共同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