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最新成果”线上论坛综述 ——第21届上海市科普周学术活动

作者:刘美平发布时间:2022-10-21浏览次数:30

2022年10月18日下午,由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上海市经济学会、华东师大经管学部、上海市生产力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联合承办的科普周线上论坛顺利召开。论坛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最新成果”为主题,由华东师范大学经管学部的陈承明教授主持,有300多位教师、学者和学生参会,共同学习和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论坛上,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研究员、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常务副院长王公龙教授、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刘美平教授、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的鞠立新教授、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的李炜永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副院长速继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经管学部公共管理学院的李晶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经管学部经济学院陈承明教授等八位同志做了精彩的专题演讲,受到与会者高度赞扬,使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不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识

论坛一开始,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沈开艳研究员,代表承办单位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沈所长指出:我们今天会议的主题与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契合,这是我们学习和研讨二十大精神的宝贵机会,是深入学习和践行党的中心任务,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理论思考,是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行动。

沈开艳研究员以“新发展阶段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为题,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沈开艳认为,“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这一论断立足当下、规划长远,将传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及世界现实相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创新,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一,新发展阶段论精准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基础。新发展阶段的现实基础根植于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

第二,新发展阶段论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野。首先,新发展阶段论凸显了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性;其次,新发展阶段凸显了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紧迫性;再次,新发展阶段在理论方法论上也有所拓展,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兼容并包的开放品格。

第三,新发展阶段论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化创新。新发展阶段还推动了当代中国系统化经济学说的创新,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借以进行逻辑推演,提出新观点、新论断、新理念、新思路,形成系统化新成果,构建起具有时代特点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经管学部的陈承明教授,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内涵,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从理论维度来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三个里程碑”,因而是一脉相承的。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的“三个三十年”,体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因而具有必然性。从时代特征来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经过三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简单对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平竞争”、社会主义取得“决定性胜利”时期,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时代进程。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内在联系而言,陈教授结合党的二十大,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能、好、行”的逻辑关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取得振兴中华和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才能实现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王公龙教授认为,“三个务必”是重大的理论创新。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是对全党提出的总体要求,也是报告重大的创新观点。从提出的动因看,第一,“三个务必”是经验的总结,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第二,“三个务必”是实践的需要,是世界大变局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第三,“三个务必”是目标的呼唤,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条件。从“三个务必”的理论内涵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党的本质和宗旨;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体现党的优秀品质和品格;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体现了应对矛盾和挑战的精神状态。“三个务必”是对毛主席“两个务必”的继承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上,提出“三个务必”必有助于强化全党的宗旨和使命意识,进一步夯实全党的思想基础。实践上,提出“三个务必”有助于增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有效应对新时代的风险和挑战,把二十大制定的各项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开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

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美平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指向”的专题演讲。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核心议题。刘教授认为,现代化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途径。尽管西方早于中国开启了现代化,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却有着本质的不同:从政治方面来讲,西方现代化以建立和维护少数资产阶级政治统治为目的,已经呈现出三权分立下的党争衰微;而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运行机制,实现了公共权力大众化的政治文明。从经济方面来讲,西方现代化以产业革命为开端,以维护大资产阶级国内外垄断利益为核心,表现出的是强制掠夺和新旧殖民主义掩盖下的野蛮财富获得方式;而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的却是经济伦理的人民性、共享性,践行的是绝大多数人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从社会层面来讲,西方现代化以市场化、私有化、产业化方式满足民众的民生需求,结果是大多数民众低欲望基本民生需求供给短缺,而极少数人的高欲望民生需求却是奢侈供给;反观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在满足大众化民生需求方面实施了可持续改善,还在工业化实体经济支持下向着普遍惠民方向实现了能级跃迁。从文化层面来看,西方现代化以海洋文明中心论为旗帜,以西方文明优越论为借口,以海洋霸权为占有方式,走的是一条非正义的、反文明的国家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而中国式现代化从尊重陆地文明与海洋文明共存共在的角度出发,从着眼于人类前途命运和地球未来角度的审视,以超越人本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胸怀与境界,以人与自然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终极关怀理念,走的是海陆文明一体化的文明道路。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的鞠立新教授认为,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具有鲜明指向和崭新标识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严整、内容非常丰富、内涵深刻,博大精深,主要内容包括十五个方面。鞠教授强调,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崭新的标识,这些标识是中国化、时代化、开放型和创新性。就中国化而言,习近平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于解决中国经济问题而形成的科学认识;就时代化而言,习近平经济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结果,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凝结;就开放型而言,习近平经济思想是站在人类生存高度、具有国际视野的宏大经济理论,是把中国问题放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思考和部署的发展方略,“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公共产品和共同需求;就创新型而言,习近平经济思想包含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动力、新发展方式、新发展空间等一些列旨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战略和新方法。与此同时,习近平经济思想还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大局导向和目标导向。所有这些构成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品质和鲜明特点。

三、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人民至上的国家治理

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的李炜永副教授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度融入城市基层治理的理论逻辑”为题,阐明了民主与基层治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在理论逻辑上,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城市基层治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区别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在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城市基层治理重在增进人民生活的福祉;在联系上,二者在参与主体、过程实施、程序机制、目标价值等方面均具有共通性、一致性、契合性。总的来看,二者互为条件、互为补充、互动共促:一方面,城市基层治理不仅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提供了空间场域,更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机理的展开提供了实在性对象与媒介依托。另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充分发扬又为城市基层社会实现高效能治理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基层治理发展的重要政治保证。同时,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也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副院长速继明教授认为,发展数字经济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这标志着我国一方面正式将数据要素作为生产要素纳入到国家经济体系之中,另一方面正在推动以数据要素为代表的新型生产要素资源进行更大规模的市场化配置。党的二十大也提出要打造“数字中国”。伴随人类的数字化进程,非物质事物,如数据、符号、图像、创意等数字要素逐渐重塑了生产力结构。这就导致了人类的经济生活从分子和原子作为劳动对象转向以电子作为工作对象的生存样态和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具有的虚拟化、实虚融合、超越时空、开源共享、智能化等特征,其市场一体化效应、去中心化效应、全球生产链重塑效应,以及收入增长路径的变革带来了普惠性发展红利,促进了社会经济高质高速增长和共建共享发展,助推社会共建共富、全面共富和全民共富,最终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华东师范大学经管学部公共管理学院的李晶副教授发表了题为“以人民为中心,打造社区15分钟生活圈——普陀的经验和问题”的专题发言。李老师以普陀区为例,指出基层政府一直在秉承“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努力打造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让辖区内群众共享共建共治的发展成果,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普陀区根据 2016 年《上海市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于 2017 年启动了这项建设,于 2018 年制定了普陀区《“同心家园” 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片区(中心)建设导则》,并以此指导全区的生活圈建设。她简要梳理了在建设运行中确立的服务理念、配置的服务功能、形成的服务模式、提供的服务内容等,并根据实际的调查结果指出,以街镇主导为原则的片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建设,虽有利于更全面、更精准地满足居民的共同需求,但也因街镇自有资源禀赋的限制、受委托运营方的服务能力的限制、以及街镇主管部门领导自由裁量权的影响,存在街镇之间、片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之间服务供给差距、福利供给不均衡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改革和完善。

最后,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大是一次站在未来第二个一百年的历史高度,向全世界发出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宣言书,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大家一致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为行动指南,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