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宇波:浦东引领区建设应如何促进消费模式创新

作者:詹宇波发布时间:2023-01-13浏览次数:92

   本文作者:詹宇波,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未来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并强调了扩大内需在这一战略目标中的地位,需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于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的定位,上海既要为中心节点赋能,使得国民经济循环更加顺畅,同时也要通过要素、产能、市场和规则的链接,促进双循环的能量交换。在这其中,浦东无疑承担着重要的战略任务。

根据市商务委提供的数据,2021年,浦东新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2亿元,占全市比重21.2%,同比增长20.4%,高于全市增速6.9个百分点,社零规模保持全市各区第一。此外,浦东消费市场的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每年开设的首店、旗舰店数量众多。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浦东在2022年上半年仍引入了50家首店。此外,浦东新区在商业活跃度、政策引领度等方面也发展迅速,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消费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为进一步打造国际消费中心,浦东引领区应从以下方面促进消费模式创新。

以满足消费体验新需求为目的进行消费模式创新

当下我国的新消费主要有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这几个特点。近年来新冠疫情的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为了配合防疫政策,人们往往会对之前的消费模式做出调整,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线上消费获得了快速发展。由于线上消费避免了人群聚集和直接接触,非常符合防疫政策的要求。此外,疫情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之前的异地旅游也到了严重影响。为了避免在异地旅游期间遭遇封控,人们近两年减少了外地旅游,纷纷选择节假日期间在本地附近游玩,这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旅游方式。因此,浦东引领区在进行消费模式创新时,需要针对消费者因为各种因素影响而衍生的新消费需求入手。

以更大力度加强品牌建设为消费模式创新注入新动能

浦东在打造全球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亟需有自己的本土品牌作为名片,提升城市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全球资源。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离不开品牌建设,这对城市中的企业和城市自身来说都是如此。2021年10月,浦东新区通过了《全球消费品牌集聚计划》,以六大专项行动为抓手,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在2025年前,浦东将打造成面向全球市场的品牌首选地、新品首发地和潮流风向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力:

第一,品牌总部提质行动。着重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商、品牌首店旗舰店;支持国潮品牌等进入浦东核心商圈;提升总部企业品牌运作能力。第二,品牌载体建设行动。以五彩滨江等空间布局规划为引领,建设陆家嘴世界级地标商圈,张江、前滩等区域特色商圈以及滨江沿线首发地标。第三,品牌渠道拓展行动。通过“一带一路”、进博会引进具有全球标识度的品牌供应商,放大品牌渠道。依托外高桥做强一批进口消费品集散平台,拓宽品牌渠道。推动国内外标准互认和贸易便利化,畅通品牌渠道,力争实现“零时差”“全球购”。第四,品牌创新赋能行动,包括开放赋能,探索放宽服务消费市场外资准入限制,争取跨境专业服务率先开放;数字赋能,探索构建“智慧商业”体系;融合赋能,推动商旅文体展等融合品牌发展。第五,品牌传播推广行动。以节庆活动、行业活动与论坛、品牌首发活动等助力品牌传播;加强展会与消费联动,促进品牌推广。第六,品牌环境优化行动,重点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推进消费领域标准化建设,加大品牌发展政策支持。

提高消费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以提升消费模式创新品质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浦东引领区的消费模式创新应体现在提质扩容上,即从提高供给质量的角度来促进消费模式创新。具体包括:

第一,利用浦东引领区的自身资源和市场优势,开发建设更完善的服务性消费项目,如高端养老社区、养老公寓、高端医院和现代化文化体育设施等,探索建立养老托幼、家政服务、健康保健、文化体育服务方面的标准体系,在提高服务产品质量方面走在前列,树立典范。

第二,在放宽电信服务、医疗健康等服务消费市场外资准入限制方面做新的探索和尝试,拓展开放合作平台,扩大与消费相关的服务业开放,研究探索放宽电信服务、医疗健康等服务消费市场外资准入限制,促进服务供给体系升级。

第三,培育绿色健康消费新模式,以更大力度地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未来的上海将大力推广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全面推行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因此,作为引领区,浦东应当大力倡导生态设计和绿色消费理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引导消费者优先采购可循环、易回收、可再生的替代产品。试点餐饮行业绿色账户积分激励机制。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推动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

深化数字化转型为消费模式创新提供互联网新赛道

首先,要鼓励数字技术应用在浦东引领区消费领域中的业态模式创新。强化购物场景的智能化、数字化、情景化,推动智能定位系统、智能影像分析等广泛应用,为消费者提供创新性、智慧化的体验服务。同时将绿色服务、节能减排、资源循环等概念充分融入到消费环境中,支持各类新型电商平台企业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及场景应用。

其次,要坚持实体消费与云端消费双轮驱动,夯实浦东引领区高品质消费生活的产业支撑条件。加快商业转型升级,创新商业新业态新模式,打响“上海云购物”品牌,举办更多云走秀、云体验、云展览活动。培育壮大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电子商务、网络教育、网络娱乐等消费新业态,充分发挥网络直播、短视频、电子商务、外卖、远程办公、无接触零售等新型消费潜力。比如,2020年以来上海连续三年举办“五五购物节”,吸引了众多在线新经济企业参加,实现电商(线上)和实体零售(线下)融合发展,大大激发了消费活力。

最后,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快推进浦东引领区的消费领域数据安全建章立制。加快推进上海数据条例立法计划,完善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完善营商环境和配套措施为消费模式创新构建保障体系

第一,构建与引领区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居民高品质生活需要正在引领消费内涵的变化,完善消费统计的指标体系是当务之急。在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文化娱乐服务、自有住房服务、金融保险服务等服务性消费占比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应及时开展对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量化跟踪。

第二,需要更紧密地将新消费关键领域与社会资本相结合,推动浦东引领区的新型消费示范城区建设。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设立新零售产业发展基金,通过多种不同的市场方式,着力打造智能体验消费场景,推动商业数字化转型。整合利用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和上市公司平台,推动商贸领域国有企业加大对产业链缺失环节的并购力度。

第三,以国际化消费载体提升国际化服务功能,助力引领区创建国际旅游消费示范区。发挥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与自贸区的叠加效应,打造高品质的免税购物综合体。提高浦东国际机场等口岸免税店运营水平,鼓励免税品运营商在浦东选址、布局市内免税店,支持零售企业争取免税经营执照,提升免税商品购买便利度。合理规划离境退税定点商店布局,完善离境电子退税流程,为境外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口退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