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余开亮,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原文发表:《上海经济研究》2022年第12期。
内容摘要
清代长江中下游两大区域之间形成典型的地区分工模式和专业化生产格局,长江下游地区输出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业商品,中游地区输出粮食、木材等土地密集型商品,两个区域发挥各自的优势,促成两大地区间数量巨大的大宗商品交换和物资流动,长江流域成为明清时期最重要的国内远程贸易区域。本文基于清代粮价数据,从市场整合程度、价格的空间相互作用、地区价格差三个维度对长江中下游地区1738-1820年的市场发展过程、贸易条件和地区分工模式的演变进行初步的分析,通过分析市场扩张现象的阶段性过程,对“斯密型增长”的动态发展过程以及何时达到其极限等问题作出初步的探索,进而考察长江中下游区域间经济关系的演变及其经济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更为清晰地认识中国传统时期和近代以来的经济发展道路,费维恺(Albert Feuerwerker)曾将前近代和近代时期的经济增长模式区分为三种类型:“粗放型增长”(Extensive Growth)、“斯密型增长”(Smithian Growth)和“库兹涅茨型增长”(Kuznets Growth)。“粗放型增长”是一种前近代经济增长模式,“斯密型增长”和“库兹涅茨型增长”则是近代经济增长的两种模式,其中“斯密型增长”是在工业革命实现大规模生产之前的增长模式,“库兹涅茨型增长”是工业革命发生后经济实现快速且稳定增长的发展模式。
王国斌认为明清时期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市场交易、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带来的“斯密型增长”,商品化和市场化是驱动明清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种模式与西欧近代早期(Early Modern)的经济增长具有同样的动力机制。“斯密型增长”的核心动力机制是由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带来生产率的提高,地区劳动分工促进市场交换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的发展,地区间的贸易和市场规模随之得到扩张,市场的扩张过程将持续至达到生产可能性边界而停止,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大小的限制,经济增长与市场规模扩大是相辅相成的过程。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清代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也是“斯密型增长”特征表现最为典型的经济区域。以江南地区为核心的长江下游地区丝业、棉业发达,主要输出棉织品、丝织品等手工业制品,长江中游的两湖、江西地区则发展粮食种植业,向长江下游地区输出大量的剩余粮食。基于如上地区间的经济交流,18世纪时长江中下游的两大区域之间已经形成了典型的专业化生产格局和地区分工模式,长江下游地区输出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业商品,中游地区输出以粮食、木材等农产品原料为主的商品,两个区域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促成大量的地区间大宗商品交换和物资流动,成为明清时期最重要的国内远程贸易区域。远程贸易的发展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这是形成地区分工模式的前提。因此,本文将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市场发展为分析对象,研究市场扩张和地区分工模式的演变,对这一典型区域的经济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斯密型增长”问题的深入认识。
二、清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市场整合与地区分工模式
首先,本文采用相对价格法来构建市场整合的测度指标,探究清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市场整合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区域特征。从市场分割指数可见,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市场整合程度的变迁过程如下:长江中下游整个区域在1738-1780年间市场呈现持续扩张的趋势;在1780-1796年间市场扩张趋势出现逆转,整体市场开始萎缩;此后的1796-1820年间,两地区呈现不同发展趋势,下游地区的市场开始恢复,维持原来的扩张趋势,中游地区的市场扩张则出现停滞甚至萎缩的趋势。
图1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价空间自相关系数与市场分割指数对比(1738-1820)
其次,本文采用GIS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得到1738-18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粮价空间自相关系数,从中可见长江中下游地区粮价的空间自相关系数的演变经历了三次下降的过程:前两次下降可视为个别极端年份的短期下降,很快即回升至原有水平。第三次下降则为一次长期下降过程,始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直至1820年,并一直长时间持续在小于0.5的低位水平,此后没有恢复到原有水平上。此一时期粮价的空间自相关性长期处于低位水平,说明粮价的空间分布格局出现了一种短期内不可逆转的变动趋势,应是长江中、下游的粮食供需格局甚至区域经济关系出现了重要的结构性变化所致。
最后,本文还分析了1738-1820年间长江下游地区的苏州粮价与长江中游三地粮价的比值变化情况。长江下游粮食贸易中心的苏州府与长江中游产米区的汉阳府(汉口为长江中游重要粮食集散地)、长沙府、南昌府粮食价格的比值在1738-1820年间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大时可达到2倍有余,最小时则在1倍以下。这一趋势大约自1785年开始急剧下降,甚至在1789-1808年间多数年份出现苏州米价低于汉阳、长沙和南昌米价的情况。长江下游和中游地区粮价比的减小,代表着两个地区间粮食贸易的套利空间在缩小,必然会对粮食贸易造成影响。而粮食贸易的萎缩,则意味着18世纪两大区域间所形成的典型的地区分工模式也出现减弱的趋势。
图2 苏州与长江中游三地粮价比值(1738-1820)
三、结论
本文基于清代粮价数据,从市场整合程度、价格的空间相互作用、地区价格差三个维度对长江中下游地区1738-1820年的市场扩张过程及地区分工模式的演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以此探讨清代“斯密型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所达到的极限问题。综合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有以下发现:
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市场扩张过程,大约从1780年代中期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市场整合程度下降,粮价空间自相关性减弱,下游与中游地区粮价比下降,这三方面的实证结果均出现基本趋同的趋势,此后有一段长达二十至三十年的低迷期,直至1810年代才有所恢复。
二、价格的结构性变动和价格空间分布模式的变迁,反映了市场整合和地区分工模式的变迁过程,显示了传统经济的“斯密型增长”有一个阶段性的发展过程,经历上升阶段达到其极限后会进入衰落阶段。
三、“斯密型增长”的临界点出现在1780年代,中国自18世纪中期开始的市场扩张过程在此时出现转折,这一历史时点比以往经济史学界认为清中期经历 “道光萧条”出现的时间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