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岚: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作者:发布时间:2023-06-28浏览次数:10

本文作者:郭岚,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文载于:江南论坛2023(01)

 

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2018年,习近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又强调要“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农业强国,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需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农业强国,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现代农业强国。

一、我国建设农业现代化的意义

(一)农业现代化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

粮食是民生的根本和基础。关乎人类的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是基本的物质保障来源,对社会的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也与国家发展紧密相关。通过农业现代化可以不断的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在生产实践中深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农业生产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推动国家经济现代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三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事关国家发展大局。从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来看,农业是保持经济平稳有序发展的基础,是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开启新的发展局面、实现新的伟大突破的“压舱石”。农业现代化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促进“三农”工作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

(三)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将“三农”工作作为发展的核心和重点,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反哺带动农业农村发展,构建工农、城乡协同发展的局面,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因此,要建设更加和谐、协同的新型城乡发展关系。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强农业的吸引力,使农业的发展前景更好、更有奔头,使农民成为职业荣誉感更强、就业价值充分体现的工种,使农村更加宜居、产业更加发达,成为推动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疫情冲击等公共危机的事件的影响,农业在稳定发展秩序、降低风险中的价值更加凸显。农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生产条件、生产方式、生产效率等大幅提升的过程,将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生产思维、现代的物质条件、高效的经营管理方式对农业生产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升级,引领农业提高生产效率,培育更加专业、更懂管理、更具市场化思维的新型农民,使农业生产要素利用更加充分,农业产出更加高效,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1、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是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前提的现代化

1978年开始,我国基于土地归集体所有,构建了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制度,在土地归集体所有的前提下,随着土地生产经营环境的改变并对土地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实现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避免发生由于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不稳定,也使得土地资源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

2、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是农业人口占比重较大的现代化

我国农业受到人口、资源、技术等方面的影响,预计到2035年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大概约为3亿人。因此,我国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是一、二、三产业充分融合的现代化,这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业从业人口就业类型更加丰富、收入也更高。

3、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是以适度规模经营为主的现代化

与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大规模农场生产模式不同,我国建立的是以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小农户投入生产的形式多样、规模适中的经营模式。这种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效率、农业管理能力和农业科技水平,这也与我国农业资源地区间分布差异大、土地面积分散、难以集中规模化利用的农业生产实际相符合。

4、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是与科技革命融合的现代化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则是在一个不断扩大开放的背景下,统筹利用全球农业生产要素,建立全球农业大市场,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在国际竞争市场中具备更大影响力,引领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提高农业生产力。因此,在科技推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的潮流下,借助于信息技术以及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和优势,推动农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走出一条代表最新方向、更高科技、更优模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三、我国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一)农业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超过了14亿,其中绝对部分是农业人口,粮食生产和消费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吃饭问题,也是政府历来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当前,我国处于“十四五”重要战略实施期,需要完成建设新型城镇化的任务,对农业产业发展、农产品保量高质供应提出更大要求。农产品供给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关,若供给难以保障,将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的生活秩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规划也会受到影响。

(二)农业现代化能够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2012年开始,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呈现出连年降低的趋势,但是,农业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保障中的重要地位不会改变,这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农民最为关心的就是增收。要深入探索农村发展的潜力,采取更能体现先进性、更加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手段,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率,创新农业类型,丰富农业功能,拓宽农业增收路径。

(三)农业现代化能够有效应对农村的社会发展转型

“三权分置”是土地产权改革的成果,在保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丰富了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拓宽了农户收入来源,提高了农业生产主体的积极性,增加了外来资本从事农业生产的吸引力。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土地资源集中、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政策制度保障,降低了发生土地撂荒的概率。

(四)农业现代化能够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自我国成为WTO的成员国开始,农业生产和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当前,我国农产品呈现贸易逆差的趋势。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增强国家竞争实力是掌握主动性和话语权的关键。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实力的关键在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促进生产经营的现代化发展。未来,要更加凸显农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把握主动权。

四、我国建设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一)城乡要素不能自由流动

与城市相比较而言,农业发展各类要素存在利用不充分、质量不高的问题,因此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存在着较大的难度,要素在不同市场间的流动和交换存在障碍和壁垒。

(二)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

随着人们消费层次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粮食的品质有了更高要求,农产品供给存在低端化、同质化等结构特点,这就与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错位。因此就呈现出一般低端农产品积压难销售,营养价值更高、品质更佳、绿色健康高端优质农产品供给数量严重不足。

(三)如何有效的保障农业安全问题

要在提高农业生产安全和扩大对外开放之间,寻求二者间的平衡点和结合点,这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一是由于我国我国可利用耕地面积少,耕地质量不高,人口数量庞大,要求用有限的耕地资源产出更多数量的农产品;二是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强,农业参与更加广泛的国际市场竞争,而面向农业发展实行的保护措施力度降低。

五、我国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一)推进产业聚集发展

推动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和高效,结合本地区发展的实际科学规划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板块,同时避免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努力形成具有本地的特色优势。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健全配套制度,优化配套服务,构建集研发、检测、物流等为一体的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容,降低生产成本,营造有利于竞争和发展的环境。

(二)加快打造产业链

丰富农业主体类型,充分发挥不同主体在农业发展中的优势,形成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建立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家庭农场、合作社广泛参与、覆盖更多小农户的农业产业发展联合体。

(三)大力完善设施设备

提高农田设施发展水平,配备水利、大棚等农业设施,提高农田建设标准,对水利、土地等资源实现更加充分的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水平,研发和推广性能更加优良、更加高端的机械设备,实现机械设备与种养殖工艺的深度融合。

(四)加快发展智慧农业

加强信息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信息技术网络等,促进水利、仓储等设备的智能化发展。拓宽数字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领域,发展智慧农业、数字田园等,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与信息化融合。

(五)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推进生态修复,构建更加绿色节能、环保低碳的田园生态,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物排放,促进农业发展更加绿色可循环,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价值。研发和培育品质更高的农产品,形成农业特色品牌,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