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以来,尽管我国经济在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总体回升向好,但受国际经济环境和疫情冲击后结构性调整的影响,经济恢复性增长的基础尚不牢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迫切需要寻求更多的驱动力。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供求之间的有效联动,要求相关产业既要满足市场空间大、受众认同度高、受国际环境变化影响小的要求,还应具有普惠性,能够吸纳更多就业,让更多人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分享经济产业发展成果。得益于长时期的历史积累,我国传统文化存在可挖掘内容多、地理分布范围广、地区差异性强、可供产业化丰富等特征。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消费成为扩大国内需求、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
文化不只“搭台”也能“唱戏”
长期以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似乎成为对文化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常态化定义。这一定义将文化和经济分开予以表述,其隐含的意思在于,文化本身并不具备产出效益,而仅仅是作为吸引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入驻的营商环境内容之一。在此背景下,文化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配角之一,其重要性得不到充分体现,更难以将其与其他生产要素相融合,发挥文化产业对于地方经济增长应有的贡献。反观经济发达国家,无论是美国好莱坞、迪士尼等的娱乐文化,还是意大利、法国的时尚文化,抑或是日本的动漫文化,均实现了充分的商业化和市场化,成为相关行业领域的领军者,除了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之外还成为国家文化的一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对几代人产生了持续而强劲的文化输出,影响颇为深远。
但是也应该看到,近年来国外文娱时尚产业在我国市场一枝独秀的情况似乎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表现为,一方面国外文化娱乐商品在中国国内的市场表现出现下滑,部分品牌为了迎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纷纷作出调整;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和品牌正在迎头赶上,尝试通过发掘中国本土文化来捕捉年轻群体的消费偏好变化以争夺市场份额,这一趋势无疑为我国本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事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国外文娱产业对于国内消费者吸引力下降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好莱坞电影的中国票房在最近几年中连续遇冷。自1994年中国首度引入《亡命天涯》以来,好莱坞电影一度成为国人口中“大片”的代名词,在中国的票房整体上一直一骑绝尘,遥遥领先于国内电影。在1996年的中国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中,好莱坞电影独占8席。而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中排在前列的好莱坞电影仅有两部,其余均为国产电影,此后年份一直如此,甚至出现了2021年中国票房榜前十名全是国产电影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列的国产电影中,除了《长津湖》系列、《流浪地球》系列等爱国、科幻题材外,《哪吒》系列、《白蛇》系列、《中国奇谭》等国风电影也得到了市场的热捧。近期热映的以中国唐代诗人诗歌为主题的《长安三万里》和取材中国传统神话的《封神第一部》,更是让人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正在得到体现
事实上,除了电影业之外,近年来另一个重要的亮点产业当属汉服产业。如今在节假日的街头巷尾和旅游景点,见到穿着汉服出行观光的人们已经不是稀罕事了,更有一些历史名城如西安、洛阳等着力打造和培育浓郁的汉服氛围。今年“五一”期间,洛阳倾全城之力组织汉服嘉年华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游客,尤其是汉服爱好者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一波汉服体验热潮。汉服热并非陡然爆火出圈,其形成已有数年时间。2015-2021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由1.9亿元激增至101.6亿元,预计至2025年将达191.1亿元。可以想见,随着汉服文化进一步深入人心和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其市场份额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除了大众消费领域之外,在更显“阳春白雪”的展览业,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的趋势也正在得到体现。在近期一个名为“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的展览中,上海西岸美术馆尝试诠释东方传统书画艺术对20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超现实主义艺术流派形成的重要影响。策展人组织了法国蓬皮杜中心收藏的胡安·米罗、安德烈·马松、亨利·米肖、赵无极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艺术家的绘画作品,独具匠心地将当中的一些作品与王铎、傅山、董其昌、八大山人、龚贤等来自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明清大家的书画真迹共同展出,开启了一场东西方美学对话。观展者可以从两厢作品的近距离比较中,真切地看出中国书画中意境、笔触、节奏乃至创作形式等方面对欧洲艺术家的影响。这个展览为我们传递的一个重要信号是:20世纪20-40年代的中国贫困积弱,既不具备将传统艺术大规模商业化的市场能力,也缺乏主动向其他国家进行文化输出的全球影响力。然而即便在这样的状态下,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仍凭借其独特的内涵和表现手法为全球艺术发展提供养分和创新力。
盘活传统文化存量,更好融入地方经济发展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作为一个有着五千余年文明的文化大国,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还未得到充分展现。即便就国内而言,中华文明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传播。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个突出特性”。这“五个突出特性”对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作出了精准概括,同时也是通过市场化和商业化将传统文化内涵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基本点和出发点,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所处的经济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盘活我国传统文化存量,使之能够更好地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在商业化和产业化发展思路和举措上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挖掘和沉淀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时代气息,并能与当前年轻消费群体的偏好相融合的新IP。近年来深受网民欢迎的博物馆萌宠展品等均属于此类。
第二,维护老IP,实现文化元素符号跨代传承。对于曾经在一代甚至几代人当中享有盛誉的老IP,应予以品牌化、商标化保护,并结合当前的时代特征赋予其新的内涵。
第三,充分借助新兴互联网技术手段、平台市场主体和大数据商业模式,发现和培育市场爆款。大数据技术和平台化商业模式有助于识别各类消费者偏好,平台化推广模式能够发挥网络外部性效果,在短期内创造爆款效应。
第四,加大研发力度,在传统文化内容中融合高科技元素,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和维持产品竞争力。传统文化内容最终仍需以商品形式呈现,而商品的市场生命力来源于以技术为支撑的竞争力。
第五,以开放的态度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和产业的进步。一方面汲取发达国家成功的IP塑造经验,另一方面输出和拓展我国文化的影响,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姿态促进全球文化发展。
来源:上观新闻 2023-08-01
作者:詹宇波,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