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声音】解放日报 |经济运行整体回升,持续向好仍需施策

作者:发布时间:2023-07-21浏览次数:11


  

本文刊载于2023721日《解放日报》02版:要闻

 

2023年上半年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720日公布。上海市统计局发布信息,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90.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

这是三年疫情后,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的首个半年。各项数据显示,上海上半年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不过,受去年同期低基数的扰动,今年上半年同比数据和常规年份相比有较大差异,值得进一步解析。

 

  增速为何那么高?
   
上半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这是近年来少见的一个高数值。部分分项数据增幅则更高,例如,第二产业同比增长15.1%。具体行业里,建筑业同比增长27%,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增长41.8%

    这样大幅增长的数据不仅罕见,甚至有可能引发质疑,经济增速真的有这么快吗?

    反常的增长率其实不难理解。众所周知,2022年第二季度,上海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经济出现负增长。今年上半年数据同比大幅上涨,最主要的原因正是由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

    除了同比,我们还可以用环比及两年平均的方法来看今年上半年上海经济增速。环比即为2023年第二季度与第一季度相比。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二季度环比增长3.0%。两年平均即以2021年上半年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得出增速。不难发现,两年平均增速也显著低于9.7%

    但无论是同比、环比还是两年平均增速,都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上海经济在逐步复苏。跟去年相比,整个活力在恢复,尽管和常态还有一定距离。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西方经济学研究室主任詹宇波说。

    此前也有专家指出,国际上疫情过后消费和经济恢复都需要时间,一般认为恢复正常需要一年左右。包括上海在内,我国疫情平稳转段刚半年左右,经济循环已出现积极好转。

 

  增长从何处来?

从供给角度看,疫情对三大产业的影响不均衡,疫情后,增长的幅度也不均衡。

去年上半年降幅最大的第二产业,在今年上半年增长也最快。上半年,上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797.92亿元,同比增长11.8%。上半年,35个工业行业中有28个行业产值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为80%。其中,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较快,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1.3%37.5%22.7%

同样,第三产业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回升也较明显。上半年,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1.8%13.3%12.1%。第一产业因受疫情影响小,今年上半年则以常态增长。

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虽然仍要关心量的增长,但更要看质的变化。从数据可以看出,上海发展新动能正加快培育。

以数字经济为例,上半年,上海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1—5月,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4%。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在部分电商、外卖等平台企业持续发展利好因素的作用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8%;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部分应用软件企业的拉动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0%

而高质量发展的另外一些侧面,如,城市环境的改善、营商环境的优化、科技创新的推进……未必是能从上半年数据中直接呈现的,这些侧面可能比数字增长更加重要。为什么和我的感受有差距?

经济总体在恢复,但是每个个体的感受却不尽相同。有人问,为什么经济数据总是和我的主观感受有差距呢?是不是数据说谎了?   

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会发现,每个人感知到的社会运行是真切的,数据也是真实的,它们并非必然矛盾。打个比方,整个经济就像一片大森林,我们每个人从不同的位置走进这个森林,有人看到的是参天大树,有人看到的是花草灌木,有人看到的是郁郁葱葱,有人看到的是满地落叶。同是一片森林,只是我们的角度不同而已。

经济是个复杂的有机体,我们每个人感受到的只是其中一部分。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看到最多的是身边的小店,是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我们常常以自己看到的部分去评估整体的情形。

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那部分虽不全面,但未必失真。例如,与普通消费者密切相关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然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23.5%,但是如果计算两年平均增速,仅为1.8%。同样以两年平均增速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增长3.1%5.2%。这些数据都显示出居民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有待提高。

 

  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从上半年数据看,国民经济各方面都走在复苏曲线上。但这不意味着未来自然而然顺风顺水。经济回升向好仍面临挑战。

比如,提升市场主体活力的问题。詹宇波说:很多活动在疫情当中被打断了,供求关系已经受到破坏,这导致受到疫情冲击的经济不能很快恢复到原态。疫情三年,一些市场主体难以支撑,最终退出市场,再重新介入市场或者另起炉灶,成本很高。市场主体的损伤,会直接影响到就业和需求端的购买力。

再比如房地产业恢复缓慢。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拖累是整体投资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之一。2022年至今,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反映了房企供给端扩张能力没有恢复。上海的情况和全国略有不同,因受去年低基数影响,今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大幅上涨。但整体而言,房地产市场疲弱的情形相似。上海二手房成交量连续3个月下降,6月份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1.2%

詹宇波说:过去的房地产发展模式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中央对这一点看得非常清楚,前几年就已开始调控。房地产跟其他产业不一样,关联性太强,刹车踩下去以后,一系列问题会出现。我认为解决房地产问题需要以时间换空间。

还有外需收缩的问题。据媒体报道,受地缘政治影响,今年1—5月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额同比下降25%。上半年,中国在美国商品进口中所占的比例预计15年来将首次从第一位跌落。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海外经济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都将对我国出口形成较大负面影响。

上半年,虽然经济社会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但上海已经走在了复苏之路上,向上的态势已然清晰。

来源:解放日报

本文作者:詹宇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