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预制菜,社会上有不少讨论。其背后折射出社会公众对预制菜长期存在的疑虑——作为餐饮“新风口”,预制菜行业一方面高歌猛进、加速崛起,另一方面,“缺乏营养”“添加剂多”“重油重盐”等诸多标签,却让公众始终对其“放心不下”。
面对这一新业态新产业,公众该如何理性看待?如何尽快化解预制菜的“信任危机”,引导和规范预制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在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詹宇波看来,预制菜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客观上回应了潜在的市场需求,是新消费理念下应运而生的产物。“预制菜方便快捷、选择性多、品质和口味相对稳定,符合上班族和一些家庭对快节奏、便利生活的要求。而此前疫情的特殊场景,也为预制菜顺利进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契机。”
今年年初,“预制菜”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其中要求“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预制菜亦有其发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詹宇波认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预制菜一头连着种植业、养殖业,一头连着餐饮和居民消费,打通了产地、企业和市场,是典型的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产业,对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就业、增加税收、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从这个层面上说,预制菜产业是值得支持和推广的。
市场需求明确,政策红利释放,多方聚力下,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5100亿元,2026年将升至万亿元级别。截至目前,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达6.4万余家,46.8%的预制菜相关企业成立于1至5年内。
“可以说,预制菜市场还是一片蓝海。”詹宇波指出,蓝海市场的特点是机遇大、发展快,资本、企业短时间内快速涌入。但野蛮生长之下,往往容易出现质量的良莠不齐以及监管的空白和漏洞——食品质量和安全缺乏保障,这或许正是人们对预制菜心存疑虑的根本原因。
如何化解“信任危机”,让预制菜成为真正的“放心菜”?从根本上说,要尽快将行业规范起来,让预制菜产业由“野蛮生长”走上发展正轨。
一位长期从事食品安全研究的专家指出,首先要标准先行。“目前,针对预制菜专门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范还比较欠缺。关于预制菜生产,尚无全国性标准可参照,只有上海、广东等少数省市提出了地方性标准,许多其他省份的地方标准还在制定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有了标准,地区间还要加强对接和统一,这有助于跨地区监管和企业日常生产。”
其次,要建立全流程的供应链监管和追溯体系。上述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尚不完善、地区间差异大,随着预制菜产业规模的扩大,要加快完善产品追溯系统,追踪和记录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整个流程,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可以通过追溯系统快速查找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