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上海五个新城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加快形成五个新城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其中,南汇新城,叠加临港新片区和浦东引领区的政策资源优势,更多承担了创新策源功能,如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多点发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让我们走进南汇新城,看看他们的实践。
南汇新城:企业人才双向奔赴激发科创活力
在临港滴水湖边,时不时会遇上这样的无人驾驶小巴,有些时候还会是无人售卖车和出租车,会有一种和未来之城科技感迎面撞上的感觉。但塑造一座新城科技“气质”的绝不仅仅是产品和终端,更核心的是企业和它所吸引来的人,你看不见的分布在城市各处的创新主体,才是科技浓度积聚的地方。
将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原本分开的两套系统,推向一个中央计算的盒子,由多芯片向单芯片转化,这种在整车电子架构上“舱驾融合”的变化,正引领新一轮创新。这家专攻智能操作系统的汽车软件头部企业叫做中科创达滴水智行,在研发过程中跟很多芯片公司合作,需求无意中激发了上游的潜能。这种以一带多的协同,刚好贴合了南汇新城在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中,“抓大”的思路。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处长陆瑜介绍说,临港在每个赛道里都会选择一两个头部企业,称之为“创新链主”,由他们来出题目,然后带动上下游的关联企业和一些科研平台,这样研发出来的技术,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和效率是最高的。
企业对人才的刚性需求,还会形成引才的强磁场。就中科创达滴水智行来说,5年规划了600人的规模,为此,企业在前期建立实验室的时候,就已经注意跟院校的对接。不止是实验室延伸到高校,在南汇新城,甚至有工厂直接把生产线建在了高校里。
建桥学院里这条封装测试产线就是一家集成电路企业,投资4000万建成的。相关专业的学生这边上完理论课,走到隔壁,就能换上防尘服,进厂实践。产教融合,也将教学和产业的距离拉得更近。上海建桥学院机电学院副院长都海良介绍说,校方申报的微专业就叫芯片封装与测试,一年时间就能学习完成。在临港有这么多集成电路企业,这个微专业就是为了满足芯片行业人才需求的一个快速的培养通道。
今年,又一批新锐企业在临港诞生,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目前,华师大已决定将国际软件学院放在临港,同济也将把卓越工程师学院落址临港,这种双向奔赴,正是新城所期待的。
五个新城因地制宜完善科创生态系统
我们看到,在南汇新城,国家实验室、顶尖科学家社区以及各类功能型平台等创新资源高度聚集,上下游联动、产教研融合的创新氛围已经形成。拥有G60脑智基地、超硅研究院等重大研发平台的松江新城,正依托松江大学城,着力建设环大学城科创集聚区。嘉定新城的优势在于拥有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队”科研院所,同时还有同济、上大等七所高校加持科技创新。青浦新城,依托长三角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的定位,利用庞大算力推进科技创新,而随着复旦联合华为共建的新工科融合创新中心落地,将弥补这里缺乏高能级科研院校平台的短板。奉贤新城,则更多地聚焦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积极打造国家级的中小企业科创活力区。
五个新城如何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主体
各个新城虽然原先的科创资源家底有强有弱,但都在紧紧把握自己最核心的资源,因地制宜,构建完善科技创新的生态系统。大家共同的思路之一,是让企业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供需衔接,去串起研发与应用,再导入到技术创新体系中。大企业搭建大平台,中小企业在上下游入局,“你建生态、我进生态”,集群创新。
在这当中,政府的职责应该是做好顶层设计、制度创新和服务保障。我们都知道,科创的主基调,是进取、大胆和包容。因此,敢于共担风险、愿意包容失败,应该是五个新城推进创新驱动转型中必须尽快落地的责任。例如,南汇新城所在的临港新片区,下半年即将试点拨投联动,以专项补贴支持初创企业早期研发,如果成功,这部分补贴将转化为一小部分股权,政府与企业风险利益共担,帮助早期原创技术更顺利地跨越“死亡之谷”。
而在采访中,我们也感受到,现阶段在招引科创项目时,地处郊区的五个新城往往竞争不过中心城区,专家也呼吁,应该从顶层设计层面,给予新城更多政策支持。上海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李世奇就建议,五个新城相比中心城区,在研发经费特别是基础研究经费支出的强度上,还应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另外在人才政策方面,之前主要以引人聚人为主,下一步要向用人和留人的政策转变。
眼下,市级层面已经在推动五个新城与中心城区结对联动,以产业联动来带动科技协同创新,我们也期待这样的联动,能带动新城与中心城区优势互补、互相赋能,助力新城能级实现更大提升。